兼职、实习、职业素质训练……也许从刚进校园起,大学生们就开始向毕业就业的方向努力了。可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诗歌呢?尽管高校学生数量大增,但现在读诗的人少,写诗的人就更加少了。在校园刊物上,每期能开辟一小块版面刊登学生诗作的已算“重视”校园诗歌了。“诗歌不应该只是校园的补白。”多年来一直倡导“中国高校诗歌联展”的华侨大学报主持人、被誉为校园诗人的赵然如是说。
《华侨大学报》是一份正式出版物,也是作为华侨大学的校报。《“中国高校诗歌联展”起初就是由主编赵然一手策划和发展起来的。1998年左右,校报出现了一个名为“跨世纪学院派诗人诗歌联展”的栏目。当时办了几期,每期都用一整个版面刊登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师生的诗歌作品。“那时候还有很多来自港澳地区的学生的作品。”赵然老师翻出已经有些泛黄的当时的报纸说。校报只有四开四个版,要抽出一整个版面专门刊登诗歌,而且是全国高校的师生作品,这在全国高校校报里算是比较“大胆”的举动了。
2004年3月开始,赵然老师又决定将原来的“跨世纪学院派诗人诗歌联展”打造成“中国高校诗歌联展”,而且喜欢诗歌的他比原来更加用心地经营这个版面了。校报邀请了谢冕、孙绍振、唐晓渡等中国当代著名诗歌理论家作为顾问,至今已经开辟了十余个专版,大约已经有全国100多所高校的师生作品登报。此外,华侨大学报还开辟了博客和论坛,投稿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版面打造出了一些校园诗人,包括北京大学的冷霜、清华大学的姜涛等等,这些人至今仍活跃在中国的诗坛上。
“投稿的人不少,但是重复的作品太多,好的诗作太少了。”赵然说。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他们收到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2500多封邮件。这是怎样的概念呢?这个数量的作品够维持这个诗歌版面3年的量了。作为版面的主持人,赵然会将每一篇寄来的作品看过,稿件逐一经过自己编审。
不过,从“中国高校诗歌联展”的来稿作者的层次来看,学历层次两端的学生来稿量比较大,也就是一些来自重点高校的博士、硕士等稿件质量不错,一些刚升格的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来稿的热情很高,这个现象倒是让校报的老师们始终琢磨不透原因。泉州本地高校的学生,比如华侨大学本校、泉州师院、仰恩大学的学生也有一些学生投过稿,但还没有省外高校学生的热情,稿件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在《华侨大学报》的“中国高校诗歌联展”在外校文学青年中已经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一些省外高校,甚至在师生面前一提到华侨大学,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赞叹一下:华侨大学的校报开辟了这样一个诗歌专版。
诗歌与考研无关,和就业无关,也和股票无关,但大学里不能没有诗歌。“中国高校诗歌联展”的主持人赵然说,年轻的大学生们正是青春年华,因而有更多的激情和浪漫,富有想像力的他们应该成为校园诗歌的主力。大学校园一直是文学创作最活跃的园地。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的旋风席卷高校校园,图书馆里的文学图书被一借而空,文学讲座、文学沙龙铺盖校园,诗歌是青年学生的最爱。那时候,几乎每个大学都组织诗歌社团,写诗、读诗,出版诗歌报刊,成为校园里最为亮丽的一道文化风景线。和上世纪80年代大学校园里人们疯狂爱着文学不同,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已经难觅当年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了。
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文学积淀肯定写不好诗,写作和阅读有着天然的联系。据了解,大学生们已经不再把阅读当成最主要的乐趣了,甚至是中文系的学生,也不像以前那样热爱阅读了。“写诗的人不能陷入世俗的泥潭,应该胸怀更高的境界。”赵然认为,离物质生活太近,生活中是不可能产生诗意的,但生活与诗歌本身并不矛盾。对故土的思念、大学生活的点滴……所有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是校园诗人创作的题材。
目前,虽然各种各样官方主办或者民间主办的诗歌刊物仍然可以时常见到,而且形形色色的网络诗歌也层出不穷,但赵然他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高校学生懂诗、爱诗,也加入到他们的“中国高校诗歌联展”。另外,华侨大学通过诗歌与全国更多的高校包括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学术交流。现在,“中国高校诗歌联展”已经成为《华侨大学报》的一个品牌栏目,今后还将长期办下去。
赵然说,“中国高校诗歌联展”还可能再以高校地区分布归类刊登专版,比如台湾师生专版;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全国各地的学院派诗人举办高校诗人聚会,或者出版属于高校诗人自己的诗集,也许那个时候重新振兴高校诗坛的理想就指日可待了。
旅澳诗人作家、文学博士、现任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教授庄伟杰认为,作为一种民族的潜意识,诗歌渗透于我们的血液里,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基于此,我们应有足够的理由对诗歌的前景抱以相当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