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涌泉惠五洲----华侨大学建校五十周年

  [复制链接]
秋中湖的鱼 发表于 2010-11-10 09: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华侨大学创办50周年至今历经风雨,见证了海外华人华侨和中华母体的聚散离合。从上世纪60年代成立到接受文化大革命的考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华侨大学受到中央重视而大力复建。现在这所学校正在为成为世界最好的华侨大学而努力着,并且向世界华人弘扬中华文化之根。


    凤凰卫视11月6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这是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南音,它发源于中国的侨乡福建泉州,据说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南音社团,除了在福建闽南的泉州、漳州、厦门和港澳台地区外,千百年来泉州南音随着一代代离乡背井的华人下南洋、走暹罗,传播到各个国家,而且无论流传到哪里,它的曲调都没有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和中文一样,是维系海外千千万万华人乡情的精神纽带。
    华侨大学建校50年 见证华侨和祖国聚散离合
    程鹤麟:泉州在宋代曾是著名的东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呈现出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华景象,由于这样的历史地理的原因,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很早就开始了民间的对外往来,外国人来闽南,闽南人去海外。当地人把去海外谋生称为过藩,藩就是藩邦的藩,去过藩的人叫藩客。
    这藩客也就是后来直到今天我们称之为华侨的这个群体,这个群体勇于冒险、勇于开拓,同时也顽强保留着中原河洛文化的根,念念不忘世代相传。50年前中国中央政府侨乡泉州兴办了这样一所大学,为华侨服务,以华侨命名,这就是华侨大学,五十年来华侨大学见证了海外华人华侨和中华母体的聚散离合。
    解说:2010年10月,位于泉州市郊的华侨大学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五十年校庆紧张筹备,各项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你知道这个华侨大学的来历吗?为什么叫华侨大学?
    学生:它是1970年建校的,是周恩来先生(创办的)。
    学生:华侨大学四十二年,四十几年。
    学生:历史的话,我只知道学校是1960年建的,然后中间因为文革的原因停办了一段时间,然后今年是50周年校庆就知道这些。
    学生:哎呀,这个不知道。
    解说:对于今天校园里的学生来说,五十年前遥远而陌生,不过对于最早踏足泉州城东乡五里亭的那些人来说,五十年的往事并不如烟。
    康玉琛:这张照片是我们华侨大学招收的第一批的中文专业的学生,这个照片上包括当时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我是中国人民大学,还有厦门大学招收的几个青年教师,大概当时七、八个教师吧,第一批都在这个上面。
    记者:学生有多少人?
    康玉琛:学生当时是七十多个吧,七十多个人,这些人来源主要是从印尼回来。
   二战后印尼排斥华侨经商 华侨子女回国上学
    解说:1960年初的印尼天空中已经阴云密布,由于历史的原因,印尼原住民和华人的族群矛盾由来已久,二战之后印尼独立,当时的执政者一度视华侨经济力量为殖民时代的残余,以振兴民族经济为由,用立法的形式从各方面对华侨进行限制和排斥。
    1959年,苏加诺政府颁布第10号总统令,明令从1960年起禁止华侨在印尼县级以下地区经商,结果造成印度尼西亚50多万华侨失去生计,在更大的暴风雨来临之前,许多华人家庭不得不尽早打算,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把子女送回祖国大陆。1960年3月的一天,15岁的东瑞和哥哥姐姐登上了中国政府派来接侨的美上美号轮船,那一天父母一直把他们送到码头。
    东瑞(中文系校友):他们两个把我们送到那个码头,雅加达的码头,一直送到轮船开,当时轮船上面就抛下那个彩带那么就拉着,码头的人拉着,我们轮船上的人也拉着,轮船就离得很开了,那个彩带就断了。
    解说:从小生活在雅加达,家境殷实的李碧葱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出远门。
    李碧葱(医疗系校友):(父母)当然是舍不得了,我们是有两个原因的,因为我那个时候,我姐姐也比较大了,那个时候就说印尼是比较乱的,我们大家就说回国,我们也是跟着一个潮流回来的,回来,回国回来,但是要手指签永远不能回到印尼。
    解说:家在苏门答腊岛的郭景仁,那时中文学校念初二,当时的形势,使他不能在当地继续学业了。
    郭景仁(政治系校友):我姐姐1957年就回来了,我姐姐先回来,回来后她分配在武汉,所以她也经常写信回来介绍祖国的情况,特别是那一刚好武汉长江大桥刚刚建成,所以她就把相片寄给我,哇,我看了很激动,说那么雄伟的大桥我们都能建,所以当时有一股很向往祖国,想回来祖国学习,怎么能回祖国建设服务,当时就这样一个思想。
    解说:钟浩的父亲雅加达开戏院,他是自费坐船回国的,到大陆的第一站是广州。
    钟浩(艺术系校友):那时很激动的也很矛盾这个心情,非常激动就感觉到很热烈的欢迎我们,但是也感觉到怎么这样落后啊,当时是吧,不可理解,当时非常落后,黄埔港那些推车的那些老太太,我们在国外很少看见这样的情景,看到心里边不太好受。但是到了华侨补校,把他们从码头就接到华侨补校来,在什么广州的石牌吧,好像是,在那开始也有欢迎啊,慢慢慢慢就融合到这个社会了。
    周恩来廖承志决定创办华侨大学 廖承志任校长
    解说:这几栋楼就是最早的补习学校的楼房是吧?
    古华良:对。
    记者:大概多少年了?
    古华良:大概有差不多在1956年建成。
    解说:由陈嘉庚倡导建立的集美华侨补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兴办的华侨补习学校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后,海外华侨中出现一股归国参加祖国建设的热潮,其中回国求学的华侨青年就有四万多人,由于海外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国内学颇有差异,因此政府先后在北京、广州、集美、汕头、昆明等地创办补习学校,为华侨学生升入高等学府做准备。
    古华良(华大华文学院教师):这过程是这样子,根据回来的同学们的程度,有的呢,他是在那边高中毕业了,那就是在这边进大学先修班,大学先修班就是给他分文理科,把他分开来,分开来根据你要读理科就给你补习理科的,不管国内的教程,那文科的就念文科,像我这样子的话,我们是在海外才读到初二,刚刚要上初三就跑回来这里了,那他就给我补初三的。
    解说:在1960年这一年回到大陆的侨生就有两万人,这些十多岁的孩子大多被安排到了各地的补习学校,然而补习学校之后,这些侨生该到哪里去接受高等教育呢?总理周恩来和中侨委主任廖承志决定为广大华侨学生创办一所大学,并将这所大学命名为华侨大学,廖承志出任校长。
    吴承业(前华侨大学校长):周恩来总理和廖承志想在福建建一所华侨大学,当时选址包括厦门和泉州最后确定泉州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厦门离金门太近,当时两岸的关系就沿厦门大学海岸都已经驻军了,就是为了安全。第二呢,泉州是中国第二大的侨乡,第一是潮汕,第二就是泉州,基于这两个原因呢,当时的教学目的,是让他们学习之后为社会主义的祖国服务,所以他们学完是不回去的,是留在本地工作的。
    政府力保华侨大学需求 宿舍方案送廖承志亲自审看
    程鹤麟:华侨大学兴办于1960年代初,正值中国大陆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处于困境的严峻时期,全国官民勒紧了裤腰带,过紧日子、苦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从资本主义花花世界回来的年轻人能不能适应祖国艰苦简陋的生活呢?
    解说:关于1960年中国大陆的记忆,很多程度上来自于饥饿,在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的形势下,总理周恩来还是为华侨大学的建校特批了二千万元,并要求当年考察、当然设计、当年开工建设,中侨委副主任方方专程来到福建,要求地方全力以赴办好这所大学,时任泉州市委副书记的王福起被抽调到华侨大学参加筹备分管物资供应,每天他都要为基本的粮油分配发愁。
    王福起(原华侨大学副校长):物资在困难只要华侨大学需要也要保证,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侨大学在泉州地区的供应标准是最高的,最困难、最困难的时候没有猪,当时一天就杀三头猪,三头猪不像现在肥大的几百斤重的呢,三头猪一头猪也不过一百来斤重,这三头猪怎么分配法呢?因为我们当时泉州地区部队驻的比较多,除了部队那么另外一头呢?供给医院,那华侨大学呢,当时在校人口啊,连教师加学生才一两千人,就专供给一头。
    记者:这栋楼就是当时的宿舍楼。
    郭景仁:对,对,当时我们就住在这个地方,叫北区一。
    解说:这栋校园内的第一座宿舍楼设计图纸当时是校长廖承志修改的。那个时期,廖承志人在北京,但学校的每一栋学生宿舍图,他都要亲自审看。
    郭景仁:这个改造过,这个当时就是卫生间,卫生间里边就是洗澡间,当时这个宿舍就是两排铁床,两层的,一个房间住六人,是铁床。
    记者:这样的宿舍条件在当时?
    郭景仁:很不错了,我们觉得在整个高等院校,我们华大校舍算不错了,一个是铁床,铁床就没有臭虫,其他院校是木床那不得了,那臭虫很多。还有一个我们卫生条件,我们一层楼就有一个卫生间,一个大的洗澡间,每天都可以去洗,那个水随便你洗的,我们夏天都爱洗澡,一天洗三次澡没有问题的。
    解说:听说这个宿舍的方案当时是专门送到北京廖公那里。
    郭景仁:是,因为当时廖公提出来我们这一定单走廊的,我们这里单走廊的采光好,你看我们这里走廊出来里面很亮堂,如果你是两边走廊那中间就暗了。
    华侨学生和祖国共患难 适应朴素生活环境
    解说:1962年9月,学校由原来的中文、数学、化学,三个系增加到了七个系,学生也达到了1183人。除了北京的艺术系和厦门的医疗系外,其他科系的师生终于从暂借的各地搬回来了学校本部。
    程鹤麟:只要从外表看上一眼,就能把印尼回国来的学生和国内的学生区分开来,发型、着装、生活习惯,印尼学生都和惹眼,学校对他们的原则是一视同仁、适当照顾,这些学生的住宿条件比教师都还好,他们还获得国家配给的侨汇券,困难时期能买多花生油之类的特供品。
    另外学校还建了一座大仓库,干嘛用呢?给侨生存放各种奇怪的物品,印尼侨生当时拿的单程护照回国,许多学生的家长想到孩子永远也回不去印尼了,送他们离开时准备了很多东西,包括衣物、食物、日用品等等。有的女孩的母亲,把女儿将来结婚生孩子要用的尿布、奶饼都打包好让她来回国。因此每个侨生都有很多很多的行李,宿舍根本就放不下,学校盖仓库就是让他们存方面这些东西,每周开仓一次,这在当时中国的高校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一景。
    解说:从南洋父母的身边来到正处于困难时期的中国,接受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教育,这些年轻的学生从内心和情感上能适应这里的一切吗?
    钟浩:各种各样的思想都有,有的本来他在国外都是属于中下层这个呢?他就比较能够适应了,中等家庭、中上家庭,或者是比较富有的家庭,他们就有时候会有点比较抵触的情绪,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我们这些侨生呢,爱国是肯定的,百分之百的爱国,再苦、三年自然灾害也没有怨言。当时就感觉全国人民都这样,咱们也不能闹特殊,有的同学呢,带了很多漂亮的衣服都不敢穿,要穿这些裤子呢,还特地拿到去打补丁,一层一层当年是这儿膝盖,这边袜子也都打了补丁才敢穿,要穿一件好一点的衣服,把它弄啊弄的再穿,这种情况那多的是。
    解说:1963年以后,中国的经过状况逐渐好转,那一年全国又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侨生们积极响应,大家以艰苦朴素为荣,这之后的照片中,油亮的头发和花衬衫不见了,他们已经和内地年轻人没有什么差别。其实要从生活到思想上经历一个转变过程的不只是这些南洋回来的学生。建校初期,为了全力支持华大教育从北大、清华、复旦等重点院校抽掉了一批优秀教师来到泉州,一些年轻教师也不全都是豪情万丈来到华大的,北大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的孙绍振最初调到华大时也曾发过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牢骚。
    孙绍振(原华大中文系教师):我心里当然有些失落,留在北京不仅是一个生活待遇问题,业务前途问题,而且一个组织和党的信任的一个标志,但是按我们当时50年代毕业的,受到的教育来说,组织分配到什么地方是不讲任何条件的,讲条件的人是可耻的。
    所以说跟我讲到华大来工作的时候,那我心里是打鼓啊,我想这个学校在哪里啊,但是我们心里呢,一方面失落,一方面还是有一点浪漫,就是我们被祖国分配到这个地方来,应该好好的工作,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我们当时写诗嘛,哪里鸟不飞,哪里草不长,我们就往哪里去。
    华侨学生相处融洽 视老师如父母
    解说:好在当时的很多年轻老师和学生们年纪相仿,加上一些革命浪漫主义的思想,孙绍振等教师很快融入了学校的生活。学校要求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国内和国外的生活背景和价值观彼此吸引、相互碰撞,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们在华大这个特殊的大家庭里相处融洽,亲如家人。
    李孙忠(原华大教学系教师):特别是当班主任当辅导员的,那跟学生整天打成一片,比如说到礼拜天了,学生喜欢到外面去玩,到水库。我们那个时候吃饭,集体吃饭的嘛,他就交代食堂,中午我们这个班统一给我们煮两桶的咸干饭,那么就挑到山上去,老师跟着一道去,到山上玩呐,了解情况,所以师生关系都很好。那么学生关系也很好,华侨一个特点团结,因为华侨在海外不团结给人家欺负,到这里还是团结,从来没发生过什么打架斗殴的,没有的。
    郭景仁:过年过节,特别春节,老师都跟我们一起过年,所以我们就不感到孤单了。很多人到了过年都要哭鼻子的,想家。但是因为有老师跟我们在一起,就感到很温暖。可以说在当时啊,我们把学校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
    孙绍振:我也是很感动,其中一个学生他写了一篇作文,他说小时候在海外写文章,我的祖国,他写我的祖国是中国,但是我不知道中国在哪里啊。所以我给他们改作文改得非常好,所以学生非常喜欢我。改到什么程度,我给他们的批语比他们的作文还长。
    华侨大学这绿化很多的树木是他们栽的,一直到现在,华侨大学校庆的时候,港澳回来的这些同学,第一件事来就看到原来住的宿舍前面看看我栽的树还在不在,有的抱着大树都流眼泪。
    程鹤麟:1965年的11月华侨大学庆祝建校五周年,当时学校已经有2300名学生,为了更加适应侨生的学习基础,并有利于他们就业,学校调整了专业的设置,增加了工科、医科和农科。从1960年建校到1965年的五年是华侨大学最艰苦的五年,但也是最有别样况味的五年。几个月后,神州大地风云突变,这所为华侨而建立的大学,将面临灭顶之灾。
    文化大革命时受冲击 廖承志拒绝为华大改名
    解说:1965年11月初,华侨大学的师生正在庆祝学校成立五周年,展望美好前景。几天后,国内的《文汇报》上出现了一篇题为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文革序幕由此揭开。处于教育界的华侨大学和全国高校一样,弥漫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首先感受到这种气氛的是当时设在北京的华大艺术系。成立于1962年的华大艺术系一直深受校长廖承志的关爱,在北京演出活动频繁的华大艺术系,有小东方歌舞团的美称。
    钟浩:廖承志呢,他是差不多每一个月会来一次我们学校,看看我们的生活,很关心,非常关心。而且那种感情啊,很特别我觉得,尤其对我们日本回来的,我们系里面有三个日本回来的,那么他日语当然是很棒的了廖承志,所以跟他们讲日语啊,有这种亲切感。
    演出的时候招待华侨,他当然都在场了,他也来看,那么就到后来慰问啊什么的,这少不了的。所以我们在北京那一段时间是生活学习各方面确实是很高兴很愉快,但是没办法,文化大革命一来就冲击了。
    解说:1965年华大艺术系原定的招生计划停止了,之后艺术系的学生被下放到福建和海南,教职工被安排到五七干校劳动,红火一时的小东方歌舞团就此消失。
    程鹤麟:文革初期,革命热情高涨的华大学生串联到北京,校长廖承志接见他们,有学生提出学校应该改名,因为华侨二字一点也不革命。廖承志回答说,革命不革命不是看名字,我廖承志如果改名为廖大红难道就很革命了吗?华侨大学最终没改名,但跟其他所有大学一样,也无法继续正常的教学授课了。
    批斗风潮弥漫华大校园 校长遭批判师生情谊被毁
    解说:北京的政治风潮迅速席卷全国,1966年6月初,华侨大学停课。一天清晨,代校长韦悫发现,一夜之间校园内就出现了上百张批判他的大字报。
    江显锥(政治系校友):韦校长他的夫人是美国一个华侨的侨商的女儿,所以韦校长就给人家说的,说什么历史上有跟侨商结合啊,向资本家当时叫做资本家怎么样啊,所以这方面对他的攻击很大。但是他呢,还是很处之泰然,每一天他穿的衣服就是白色的中山装,白色的,他的形象是最特别,总是穿着白色的中山装,天天晚上就下来看大字报。
    解说:由于校长廖承志常年在北京,因此学校的日常管理都是由代校长韦悫负责,韦悫早年曾留学英国和美国,后来追随孙中山革命。新中国成立后,韦悫出任高教部副部长,是中国知名的教育家也是廖承志的老师。来华大以后,他主导了学校的科系调整,使课程更加适应侨生的基础和志趣。
    文革爆发后,这位深受师生敬爱的校长被打成学校的头号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而后来开始的文攻武斗,都是摧毁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亲如一家的情意。
    李碧葱:这个应该是1966年的时候吧,文革开始的时候,那个时候学校有什么八?二九啊,什么这样子。
    记者:八?二九是什么意思?
    李碧葱:叫做八?二九造反派啊。
    记者:这个是大家自愿参加的吧?
    李碧葱:自愿参加的,好多那个时候有分两派吧,基本上都分两派,一个叫做保守派,一个叫做造反派,那我们这个就叫做造反派的。
    记者:那您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吗?
    李碧葱:那个时候还是学生时期吧,也刚刚出来,刚刚中学进到大学里面,大学学了两年以后就说有文革了,你说知道也不知道,反正是支持毛主席就是这样的意思。
    李孙忠:那么1967年开始搞武斗,那就分派了。为什么分派呢?就对那领导干部的看法有分歧,要打叶飞,要反叶飞。叶飞是省委书记了,后来又当我们校长了,有人的一派要打到叶飞,有人要保叶飞,那就意见分歧了,分歧就斗争。本来一开始是文斗、辩论,后来变成打,冲过来冲过去。
    康玉琛:当时我带的一个班级,这个班级我是班主任,我和他们一起感情也是很好的啊,因为整天就是跟他们在一起,这个有什么话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讲的,那个关系可以说真的像兄弟姐妹。到了文革厉害的时候,就是武斗最厉害的时候,怎么说呢,那些同学跑到我家里面,就是指着我,你不能乱说乱动,你要老老实实。
    哎呀,我说那是班长带的,还是班长带的十来个同学到我家里去,我说原来那么好,现在一武斗起来,我们哪里敢去参加武斗或什么东西,根本也不可能,就是这样子。
    福建省革委会撤销华侨大学 师生遭下放四散飘零
     解说:这张拍摄于1968年年底的照片清楚的显示了当时的形势,军代表进驻学校接管业已失控的局面。一年后的11月,作为资产阶级路线代表的华侨大学被撤销,1970年1月的一天,许多老师和学生在学校礼堂里听到了这样的通知。
     李孙忠:关于撤销华侨大学的通知,撤销,那第一句话,由于斗批改的需要,决定撤销华侨大学。这个是福建省革委会,革命委员会通知的,中央不知道就把它撤销了。听说啊,这个听说的,周总理很有意见,他说你们没有通过我同意,怎么就把它撤销掉了,这个中央管的学校,怎么福建省把它撤销掉呢。
     因为原来的华侨大学啊,都是全国各地各个学校(抽调教师),那确实是对华侨大学是无私的支持,都选派优秀的一些教师。这些教师来华大以后,虽然生活中碰到很大的困难,又在困难时期来到华侨大学,但是他们都是尽最大努力克服,都亲自体验过华侨大学创办的不容易。所以他们花了极大的精力,办到那个时候,一听说撤销以后大家都流泪。
     程鹤麟:文革期间,全中国的高校几乎都无法正常运转,但大多数学校还都是停课闹革命而已,而华侨大学先是全面瘫痪名存实亡后来干脆被撤销,比全国其他高校更惨。撤办以后,华大的教师被下放到福建各地的农村,最早起来造反的学生后来因为自己的归侨身份,也被视为特嫌,就是特务嫌疑,被陆续派遣到福建、广东、江西各地的军垦农场去劳动。
    1970年的6月,当时的中侨委被撤销,此前一年,兼任华侨大学校长的廖承志也已经被打倒。这所由他亲手创办的大学从1966年到1977年停止招生长达12年,校园被从福州迁来的另外一所大学占用。
    解说:撤办后的华侨大学人去楼空,原有校址被安排给福建医科大学做校舍,师生们四散飘零,不知何时还能重聚校园。当年离开印尼时,华侨青年都签了生死状,持单程护照,因此无法回到侨居国。中国政府对归侨学生的政策是来去自由,1972年开始,部分侨生被批准离开大陆,他们中的很多人辗转来到香港投亲靠友,开始各自艰辛的谋生之路。
    侨生在香港艰难打拼 吃苦精神使他们站稳脚跟
    解说:七十年代的香港正是经济起飞的阶段,在国内经过几年社会主义教育的华侨学生来到这里有些茫然,也有些失落。
    江显锥:看到香港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是非常繁华的,跟国内的情况当然不一样,物资非常多,但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大学生这个地位啊,在香港完全没有的。因为在国内是靠分配的,政府分配啊,安排啊,调动啊。在香港因为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它是英国的地民地,它只承认英联邦国家的学历。那国内的学历、学位全部不承认。
    李碧葱:出来工作非常难,他要找的工厂,大部分那个工厂,还是希望都是在工厂工作,工厂要的都是二十一二岁,像我们二十多岁快三十岁,他基本上都不请。那个时候我记得我们四五个人出来,大家找工作,找到几家没有找到工作,眼睛都要哭出来。
    东瑞:什么都做过,印染厂也做过,做那个苦力,搬运做了几个月,还有清洁工,给那个酒楼打蜡,我都做过。那么1976年开始就比较稳定的,是在一家很小的出版社,香港人叫做行街。行街呢就是好像007拿着一个公文袋,里面放了一些新书就跑书店去推销,一方面是业余就开始写作了。
    解说:捱过了最初的艰难岁月,这些侨生慢慢在香港站稳了脚跟。政治系的江显锥后来改学无线电工程,成为地铁公司的工程师。医学系的李碧葱从私人诊所的护士做起,后来开起了自己的诊所,之后涉足金融业获得成功,中文系的东瑞如愿以偿成为作家。毕业于艺术系的钟浩,进入香港无线电视的艺员培训班,刘德华、郭富城等明星,都曾是他的学生。回想起在大陆的经历,这些华大毕业生颇有感触。
    钟浩:我觉得这一段经历,经过四清经过文化大革命,我也看到了很多,自己也经历了。我觉得真正体会到人生道路这个酸甜苦辣。有的是对自己是很有用的,比如说我们能吃苦,我们比较客观的看一个问题,不会那么主观。也比较容易体会到人家的苦处。我在国内的时候我经常,比如说我们搞四清,看着比较很苦的贫下中农什么,确实感觉到心里边很难受是吧,就会这个感情啊我觉得,当然我们不是贫下中农的感情,但是会同情他。
    来到这也是,就是碰到一些困难啊,你的朋友碰到困难啊,你就是设身处地,如果我这样的话,对我的人生道路上给我启发是很大的。
    李碧葱:对我们后来在香港,自己自立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是一个锻炼我们的时候,能伸能缩,再穷再艰苦我们都能够坚持下来。因为在国内的时候都已经感受到那个时候,所以再艰苦的生活,再艰苦的环境,我们都因为国内的那个教育,国内的那个环境也使得我们在这边就觉得再辛苦我们都坚持的下去。所以国内的教育,国内的环境也使得我们在香港能够站得住脚的一个主要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华大复办 受到中央高度重视
    程鹤麟:1970年1月华侨大学撤办的时候,没人想到这所大学还有复办的一天,八年后,也是在一月份,性质和职能与原来的中侨委基本相同的国务院侨办成立,原中侨委主任廖承志出任过侨办主任。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央政府决定,恢复被撤销的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并要求华侨大学当年复办当年招生开学,其紧迫程度和60年代建校时一样。文革期间,华侨大学遭到肢解,原有的办学基础几乎被摧毁殆尽,所以说是复办其实相当于新办,一切从头来过。
    解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对内拨乱反正,在国际上和各个国家的外交关系逐渐解冻。中国的侨务工作和华侨教育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复办后的华侨大学校长仍由廖承志兼任。付办的工作千头万绪,异常艰难。不过华大获得重生的消息传开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归侨和老师,校友奔走相告。
    杨振东(原华大校办主任):复办华侨大学,也实际上把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黑五类这个想法是推倒了,海外华侨跟港澳同胞,都是我们的亲人,这个思想包袱卸掉了,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重生,包括我自己在内。因为我也是华侨关系非常多,包括杨振宁,我都不敢跟他联系,那现在复办以后就有联系了。
    解说:杨振东是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堂弟,也是华大创建时的教职工。复办后他第一批就回到学校工作。由于堂弟在华大工作,自己也是海外华人,杨振宁一直对华大格外关注。八十年代初,杨振宁第二次回到中国时,见到了分别近五十年的堂弟杨振东。
    杨振东:那我就谈了下华侨大学复办的情况,遇到很大的困难就是说,很多老教授都不愿意来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偏僻,所以他呢,讲了以后他想了一下,他跟我讲,他说中国科技大学,一开始在北京,后来到安徽合肥去办的时候呢,研究生院的很多教授都不愿意去,十年后了,他认为,回去再看一下中国科技大。他感觉到面貌变化很大,原因就是中国科技大,派了很多年轻教师到美国去,到国外去作为访问学者去进修,那么回来以后呢,他们的科研成果、论文,他看了一下,很好。所以你们华大也应该吸收这方面,下决心培养年轻教师。
    解说:杨振宁的建议得到了学校的采纳,他后来受聘成为华侨大学的名誉教授,并来此讲学。他为华大的题词是:为华侨服务,为民族服务。这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在浴火重生的过程中,得到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热忱关注。华侨大学的办学方针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这就决定了学校必须加强与海外华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但是文革结束后,海外华侨对国家的信心还尚未恢复,因此复办后不久,华大便开始酝酿建立董事会,并决定在北京,香港设立办事处。
    陈觉万(前华侨大学校长):这是特殊政策,这是当时你整个全国,就我知道只有两所大学有董事会。一个是华大,一个是暨南大学,这两所都是面向海外的。这也是考虑到是要动员,要取得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些观念,有些做法要适应他们。如果你提出这是党领导下的大学,那他们不一定来了。你说董事会领导下的,而且董事会他们也来参加,那他们愿意来。
    程鹤麟:1980年,虽说文革已经结束,但新思想和新举措,要得到认同还很不容易,大学成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且办学资金还要接受海外捐赠。这让很多人想不通,认为学校变成四不像。不像学校,不像企业。一位当时的副校长退休多年后,曾经对另外一位校领导说,回顾自己在华侨大学的工作,最愧疚的一点,就是在第一届的校董会上,极力反对接受海外华侨的捐款,致使四年后,也就是1984年学校才开始接受侨捐。除了书生清高,羞于谈钱之外,还有一个政治原因,那时候海外关系,还是一个让很多人敏感的词,连专门跟海外发生联系的华侨大学都怕。后来邓小平说了,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局面,从那以后,海外关系渐渐开始吃香。
    解说:1983年在华大历史上,是个重要的年份。6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简称24号文件。决定把这两所大学,列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要求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并指出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要求,学校管理等方面,可以和国内其它大学有所不同。中央为两所大学的办学问题,办法文件,这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是第一次,也成为华侨大学复办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10月19日,继廖承志之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出任华侨大学校长。10月23日,从1963年就开始奠基兴建,文革中遭遇中断的陈嘉庚纪念堂,终于落成。几天后,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来到华侨大学视察,对办好华大寄予了殷切厚望。
    华大师生互忘恩仇 各地纷纷成立校友会
    程鹤麟: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有一次在深圳对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苏联的副总理到深圳参观,看到很多由华侨捐资兴建的大楼,由港澳同胞兴办的企业后很是感慨。那位苏联副总理说,中国在海外有亲戚,苏联在海外只有仇敌。杨振宁后来到华大讲学时,说了这个故事。杨振宁认为华侨曾经是,今后也应该是,中国发展的一股坚实力量。
    解说:今年65岁的郭景仁现在居住在泉州。1968年他毕业于华侨大学政治系。后来一直留在泉州从事侨务工作,他也是华侨大学泉州校友会的会长。位于泉州市中心的这套住房,是校友会的会所,每周大家都要来到这里聚会,今天聚会的主题,是如何接待即将来参加学校50年校庆的海外校友。
    郭景仁:他那边要报几个男的几个女的,或者她们自己安排这些都要弄好。我们(校友会)还比校总会早呢,校友总会是1985年才成立的,我们是1984年2月份就成立了。
    记者:你们这些同学后来相互怎么找到的?
    郭景仁:当时就是互相串联了。大家一听说成立校友会都很踊跃,一个通知一个,就慢慢的联系起来了。
    校友会会员:我们当时把文化大革命,那个红派、战派、八派的头都组织到校友会来。
    郭景仁:因为毛主席说过嘛,只有承认山头才能消灭山头,因为你每一派都有联系一部分校友,你把这些头头集中起来了,我们就整个团结起来了。
    校友会会员:所以我们很快。
    记者:那互相不会有什么矛盾或者怨恨吧?
    校友会会员:不会,为了校友会成立大家忘记恩怨,忘记冲突。
    郭景仁:因为后来大家都觉得文化大革命,大家都是受蒙蔽的。
    校友会会员:大家都是受害者。
    解说:华侨大学复办后,各地的校友会纷纷成立,目前遍布全世界40多个国家。创办初期的艰苦岁月,曾经的风华正茂,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一直留在这些老华大人的内心深处。
    郭景仁:我想一个就是,我们归侨很有感恩的思想,很报恩啊。因为当年我们来这地方都是孤苦伶仃的。没有学校的老师我们都很孤独的,所以同学之间真像兄弟姐妹一样,你有困难我们就很慷慨地帮助你。一直到现在。
    康玉琛:大部分同学,对来华侨大学求学,都感到,这种感情非常深厚。一直到现在,就是他们在海外的人说,我们时刻都关注华侨大学,看看我们学校的发展,都时常的想回来看看。
    许东亮应廖承志之请 为华大侨捐四处奔走
     解说:华侨大学校园入口处伫立着一座承露泉,它寓意着会聚莘莘学子于五湖四海。育创新人才,惠四面八方。除了这一层含义外,也许还包含着华人华侨,滴水知恩涌泉相报的感恩之情。五十年来,许多海内外人士,都曾为这所学校的发展倾注过心力。华侨大学校园内竖立着两个人的铜像,用以纪念他们对这所学校,做出的特殊贡献。一座是首任校长廖承志,另一座是一位印尼华侨许东亮先生,他们两人相识相交近三十年。许东亮是金门人,抗战时全家逃难到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后来从小生意慢慢做起,在南洋安家立业。年少时由于战乱而未能接受良好教育,是许东亮最大的遗憾,日后他一直致力于华侨子弟的教育事业。
    许丕新(许东亮之子):他对教育的这种热爱和这种情结,可能跟他的一个理念有关系,认为只有教育,才能真正的强国、富国、才能救国,在当时的那样的一个条件底下,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没有文化的民族,这个谈到爱国,谈到强国,等于是一句空话。
    解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许东亮夫妇就把儿子许丕新送回国内读书。1961年印尼排华后,中国政府派船前往印尼接侨,当时在雅加达侨总,任财务主任的许东亮,在几次的接侨事务中,取得了廖承志的信任。廖承志将用于接侨用的一笔几百万的巨款,托付给许东亮,并向他透露中央决定,为这些归侨子弟建一所大学,希望得到印尼华侨们的支持。许东亮听后十分激动,从此他的后半生和这所大学,以及它的校长廖承志,结下了不解之缘。六十年代中期,接侨及安置工作结束后,许东亮准备将所余的一百多万元,交还北京,不料,文革爆发后,中侨委被撤销。无奈之下,许东亮唯有将钱存到了新加坡银行,静候时局变化,这一等就是十年。文革结束后不久,许东亮就让在北京的儿子,去找侨办的一位副主任,报告这笔款的下落。这位副主任说这笔钱,在六十年代接侨工作结束时,就已经交给许东亮先生全权处理了。
    许丕新:有一些人说你拿去用吧,这个我那时候还刚刚出来,他们看玩笑说给你孩子用吧,让他去做点生意。但是我父亲就一直觉得这笔钱不能动。连本带息大概260多万,这十几年啊,从100多万滚到了260多万。后来他就把这笔钱,放到了当时侨办属下的,那个中国旅行社,就是中旅,后来的中旅集团。
    解说:八十年代初,许东亮应廖承志之邀,出任校董会副董事长,并利用自己在东南亚和香港地区的广泛人脉,为华大的侨捐事务奔走。
    庄善裕(原华侨大学校长):因为他在侨界影响很大,另外他说话算数,他有办法。比如说,我要为华侨大学办什么事,他如果一出面就能做到。
    解说:1983年,廖承志将在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国家副主席。担任国家领导人,不能同时兼任诸多社会职务,据说当时他把挂名的一百多个社会职务,一一划掉,只留下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和华侨大学校长这两个职务。6月初,在北京的一次华大董事会会议后,廖承志把许东亮单独留了下来。
    许丕新:实际上我父亲后来回忆。他说那一次廖公找他谈话心情很沉重,好像他知道(自己)在人间不会很久一样,廖公只是说,华大的事拜托了。他说今后要多拜托许老先生,老爸说义不容辞嘛,说没事,你放心。
    许东亮毕生热心教育事业 力办世界最好华侨大学
     解说:不久之后,廖承志在北京病逝,这以后许东亮几乎把所有时间,精力和财力都投入到华大的建设中。1986年华大要修建一座综合性图书馆,但是资金不够,许东亮找到中旅,把当年接侨的余款,连本带息两百多万元取出,又募集了四百万,一共六百多万元,建起了这坐图书馆,当时学校建议用他的名字命名,被他(许东亮)婉拒。在他的建议下,图书馆命名为“侨总图书馆”。后来,他本人又捐助修建了,大众图书馆。在许东亮等侨领的带动下,华侨大学的侨捐逐年增加,近三十年来,累积金额近三亿元。这其中有华大的校友,也有并非在华大就读,但热心教育事业的海外华人华侨。校园内六十多栋建筑的背后,有着一个个华侨家庭,代代相传的侨捐故事。
    陈成秀(华侨大学校董):陈嘉庚那时候逝世的时候,1960年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父母就是带着我们全家,在集美接他的灵车,那时候就有一个印象,就是你从小就感到一个华侨的家庭,对你的这个冀望,华侨老一辈对我们说,你要热爱祖国,回报祖国。十年前吧我在华大就捐建了,以我父亲的名字命名的陈影鹤游泳馆。说实在我也很感谢华大给我这个好的机会,以这样很独特的方式,来对自己的父母怀念和追思。
    陈进强(华侨大学副董事长):所有这些世界上一流的名校,都是首先有国家背景强大,政治上稳定,富强的国家,社会安定,然后你才是,你要有好的师资,你有资金,你要有很好的生源,你要建立很好的教育制度。我想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我没有仔细研究,可是我觉得我们每个人,我们能做多少,出点力吧。
    许丕新:有一些朋友说见过很多人,这个热心的捐钱啊,去发展教育啊,但是很少见过像你父亲这样,这一辈子,一直盯着,盯着一个大学。他一直说过,希望通过这个国家政府,包括这个华侨的力量,建一所全世界最好的华侨大学。海外那么多的这个华人子弟,一代一代的要成长。所以如果有这么一所最好的华侨大学,他说实际上对于我们联络,凝聚我们海外的这些学生,特别是年轻的一代,非常重要。
    华侨大学广招各地生源 校园内多元文化并存
    程鹤麟:1960年华侨大学创办初期,绝大部分学生是,当时印尼排华后回国的华侨子女。他们当时回来的目的一是避难,二是要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毕业后留在祖国工作。七十年代末复办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学生的背景,入学的目的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一方面,现在学校也招收内地学生,还有外国留学生,另一方面,侨生来自世界各国和港澳台地区,他们毕业后大部分,会回到原来的侨居国,港澳台学生则回到港澳台,这样一来,相对于国内其它高校,华侨大学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元文化并存的特殊校园文化。
    解说: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华侨大学的投入和扶持,在完善泉州校区的基础上,华大的厦门校区于2004年兴建,2006年正式启用。根据境内外学生的特点,学校因材施教,调整增加了工程、管理等学科,目前华侨大学在校学生近三万人。其中境外和港澳台学生3600多人,是中国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
    记者:这是要打鼓用的鼓棒,是吧?
    彭修贤:对。
    记者:那个呢?
    彭修贤:手套。保护手。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的?
    彭修贤:我刚来这里,大一的时候才学的。
    解说:祖籍潮州的彭修贤今年21岁,来自马来西亚的柔佛,今天他要去参加校庆演出节目,二十四节令鼓的练习。二十四节令鼓源于马来西亚华人社区,它融合了中国和马来西亚传统的节庆元素,并加入舞台表演艺术,如今二十四节令鼓已经走上世界舞台,华大这支表演队在内地高校中,也小有名气。
    高中毕业时,想学美术的彭修贤在马来西亚,华人教育机构的推荐下,报考华侨大学美术系,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于彭修贤来说,来到中国内地读书,最大的收获,不仅仅在于学到专业知识。
    彭修贤:以前蛮孤僻的,不懂怎么去沟通,来到这里可以慢慢学习,我们有个同学会,就是凝聚了大家去办一些活动,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和彼此的友谊是很难得的,还有同学会,大家一起努力,做一些活动,这些都是很难得的东西。
    学校重视学生自我管理 社团文化形成特色
    解说:华侨大学校园里有一条广告街,每天都贴满了各种活动的消息,这些活动都是学生社团自己组织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华大就开始推行校园民主管理,教务处、总务处和学生处都会安排学生作处长助理,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校园管理。
    丘进(华侨大学校长):对华侨大学的学习来说呢,是一元主导,多元文化共同发展,那么学生来自于二三十个国家,有的国家来的不多,可是他毕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生源,而且这些国家,每个国家的国情也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既然来到这里呢,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互相交融。
    另外学生来到这里以后呢,我们是希望他们能够更多的学习一种民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一个路子。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以后,就业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在这个校园里面呢,我们还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文化和学生社团。
    实际上可能不止60个,可能有近百个(社团)吧,我们并不是有意识的去追求这种特色,但实际上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特色,我们认为这个特色呢,在中国高校中还是不多见的,也应该去珍惜它,去发挥它。
    解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华侨大学和境外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学校每年都要到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各国招收学生。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华人学生的中文基础存在很大差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东南亚国家都曾经关闭中文学校,禁止使用中文,致使一些国家的华人社会中,华文教育出现断层。但在马来西亚,中文的火种被顽强的保留下来。
    吴承业:我当时看到他们的讲学,看到他们所谓叫做千人宴,他们隔一段时间就在大操场,组织一次叫千人宴,十个人一桌吧,摆它一百桌,当地华侨就来吃饭。你给十快也行,给一百万也行。就是大家都给钱,给的钱够这个学校维持一段时间,再没钱了,再开这个千人宴,大家都踊跃的来参加。
    我就发现那儿的华侨华人,他们对于在马来西亚这么一个国家,在华人这么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群里面,在学习英文、学习当地马来文,这是他们两个官方语言的同时,学习中文,在他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至少做了一百年。
    华侨大学向世界华人弘扬中华文化之根
    解说:马来西亚的华文传承让吴承业对海外的中文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2004年3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参加两会的全国ZX委员,吴承业在那次会议上提出了对海外华文教育的三项建议,这些建议很快得到落实,中央政府成立了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并把原来的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并入华大,成立华大华文学院,成为中国海外的华文教育中心。
    在把境外学生请进来的同时,华文学院还走出境外办学,担负起向海外传播中文和中华文化的责任。五十年前,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华侨大学应运而生,五十年来,她几经沧桑,但会通翁中外,并育德才的校园精神一直没有改变。
    吴承业:全世界有华侨小学,华侨中学什么都有,但是华侨University就这个学校,就一个,就是这个。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侨民群体,就是所谓的海外三千万,国内三千万,那么如何为海外的三千万华人华侨服务,如何为国内的三千万归侨、侨眷、侨属服务,是这个学校的立校之本。
    庄锡福: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之根,那当然非常重要了也是我们办学的目的之一,要使这些人,这些同学能够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有更高的向心力。所以呢,我们现在那个校徽的解说,就是把它这个华做成一个好像一株大树的样子,那树有叶也有根,那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陈觉万:像我们在国外的时候,虽然我们的语言环境不是很好,我们在印尼都讲印尼话,顶多再学英文,但是我们中国话,不管在什么场合下,我们都保留,它就像好像几百年这样形成一种很强烈,很浓厚的民族感情。这样只要祖国需要,海外侨胞都会大力支持。
    李碧葱:我们学校这几年来,老实说,对外面的影响也很大,我这一次,几次去了印尼,去了哪里去,我们学校的老师,刚刚毕业的,或者是教授,都有到印尼,到哪里去做老师,来宣传我们的文化。
    以前就很多只有华侨子弟,所以我一觉得我到了印尼以后,有的是真正的印尼的孩子,印尼人,也来学我们的中文,我觉得这个对我们学校,我们国家宣传中国的文化,华文的教育,也对我们学校是很自然的,因为它是一个侨字头吧。
    丘进:知名的大学,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它的不一定都是在什么诺贝尔奖,国际的什么大奖上拿到了多少。当然这个是非常好,很多知名的大学就是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和这个地位,但是也不排斥有很多知名的高校,它就在某一个领域里面形成自己的特点。别的高校没有取代它,它也是很知名的高校,这种高校非常多。
    所以我们希望华侨大学在下一个50年当中,能够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能够在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能够在海外的移民,对国内的了解。中国走出去,在外面形成自己的真正的软实力的发展。
    在这样的文化教育的交流方面能够起到其他高校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那个时候中国的经济可能将更加的繁荣,更加强盛。那个时候我们华侨大学能够在这方面成为国家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华大|华园照片|工作机会|物品交换|华大贴吧|我要表白|禁言帐号|手机论坛|HK ICP备09009564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60-2018 华园论坛-华大论坛 桑梓年华泉州厦门华侨大学论坛-最受华大学生欢迎的校园BBS站!

GMT+8, 2024-12-4 03:05 , Processed in 0.05642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