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媒体也好 0 h) D$ V3 c6 E* @
厂家也好6 S# M G l+ f/ x/ H
国家质量监督也好
( C8 a) o& A' L/ h还是在忽悠大家, g! @6 d7 ^6 W/ U) k3 C7 }
为什么我敢这么说
T7 d( L J9 v5 x8 @3 C4 S因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
; q# r4 M7 Z0 L Q* J& {/ K三聚氰氨的市场售价并不低
2 Z* [3 c8 R' D4 j1 v8 B6 J% R奶农不可能不计成本的提高浓度" g! }+ _ k1 e) G2 S) v' N2 v2 q6 ^
其次
5 l8 L6 K- `, W2 d% X% n7 k三聚氰氨水溶性较差
, B0 f I2 m2 a要想完全溶于牛奶比较麻烦;那为什么媒体
3 e( U; u. y$ z/ [6 s4 E厂家
" B M+ S$ |) B7 q8 V国家质量监督要异口同声的说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 {1 U B' t6 Q }2 X& S
其实就是为为了掩盖一个更可怕的问题
# V' Q* M( j! n2 N% i% k- F9 C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东西5 ]4 e9 {! x% l! U( ]8 @0 l
说穿了就是尿素
! Q e7 C( s0 T( M/ m尿素作为一种便宜的农家化肥
- E, H8 t9 E T0 [6 t$ F真是经济实惠的“好添加剂”
: @. ^7 {( A8 s2 k) T 2、为什么要加尿素
( ]9 x+ ~! p6 y因为各乳品公司收购鲜奶0 ^0 \/ h9 `2 v6 H7 j
测试的标准主要是奶的蛋白质含量( W" Z6 O& N6 }; ?' d4 W
说穿了就是氮的含量% {: b) | @3 X5 m; N6 M
尿素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氮肥
1 q" _9 o5 r9 I由于它独特的分子结构8 I G7 }! w/ P! M: u4 W6 y9 H
记得好象是两个氮分子配个什么我忘了6 F8 m2 x2 H* [4 s! M/ ?) }& r
氮的含量当然高了* w& }/ w; j) f" [; c' `) q
混入奶中
& R& @+ D6 V; d! L( G: m Z提高氮浓度
" Q* m, l" `" K( u: e6 q0 U价格自然也卖得高了;3、尿素怎么转化为三聚氰氨的& G9 n, E) Z0 w& N/ u k! o) {
很简单
7 |& E1 t+ j5 d1 B' a; h奶粉的生产过程就是将鲜奶放在封闭的环境高温环境下9 d' K2 \" B. ~3 s
然后采取喷雾的方式直接转化成粉状就成了奶粉! B2 s3 f: S4 H2 o
而尿素在高温下会产生变化6 x2 i6 o" G; `( o( s A
生成三聚氰氨+ m7 S% ~4 G3 A, ?7 I
OK
$ |! V# S" ]$ A& D3 R& E有毒的奶粉就这样生成了0 R4 a; V. x1 b" J( }6 C
最后
' ?" p( ?0 l7 Q+ w我在谈谈我怎么知道这些内幕的4 X/ y1 E* |% H& o+ W+ f! \
前几年
5 ]6 {0 D. w; T9 p* D是01年还是02年& Y- t' W2 K f! L* I
我记不太清楚了: b a. Z7 c' j) s4 C4 U) X7 C
在办理一件带黑社会性质的案件时) C9 y% u+ Z. L: W( A5 h+ J
他们主要罪状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区的牛奶收购市场4 `- [: x' n1 U# h: h
长期以次冲好
8 q% i, r* | O8 W# T! I V, H我们在办案中就了解到( @8 x8 }# X0 C+ @' J6 W, b
他们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 j0 i5 k" }1 S7 N1 w5 U
然后加大量水(良心好的加自来水
9 F; R( x/ c& B' ]* F1 R& v7 A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里的水)) _% `1 H# ]/ T ]! M# x% P- k
最后用专用的搅拌机进行搅拌$ q5 n/ U) O3 N
一批蛋白质浓度高的鲜奶诞生了9 M" g1 I0 P$ P
但最后几个犯罪分子都翻供1 {) U: ? S5 Z- q2 I3 Z# l
说他们这种做法是普遍的: D1 J1 Q5 y+ H* ?1 H
并不是他们发明的3 m0 N! {4 q* p$ Z, }3 N
后来我们专门去天友了解
7 \: u9 R5 O" ]7 G2 F: Z确实如此' j! z/ |- E& c/ I* E1 j
他们对牛奶收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比较有效的检测措施或者是因为收购站点太多! u: @$ Z: i7 Y( K: G1 g. ^$ D
没有精力和金钱来负担这么大的检测开销
" l( `! A+ O, X% P# ~* t所以对广大奶农的行为基本采取的是默认的态度
$ |9 t0 y* f: ~/ ]" c" u# c Y而且据在天友的了解
: ?4 W" `* F! T这种现象在全国的乳制品行业是普遍的$ ]( t' Z, k, ^# S& V, b
只要存在向奶农收购牛奶
0 w0 d& x; i5 N就普遍存在次类现象5 ]( C9 u7 M% s, J+ ^
所以三鹿事件的发生就是必然的
# _& s2 F+ p+ [) X而且这次三鹿出了事2 M+ s. Q! [: f h: p* W) s
全国其他所有奶制品企业都保持沉默
% G P# E9 b8 o7 B. U8 m' I没有一家跳出来指责
/ s, s6 J6 D( j+ J什么原因大家看了我的帖应该心里有数了吧' F) a% W+ z% ~7 {" l
最后弱弱的问大家一句
% I2 U8 A/ c6 S+ V) u0 G这样的牛奶你们敢喝吗?3 @2 J6 J$ D- M# L& x, F/ `% d' u
真实案例看三鹿奶粉背后的行业潜规则--转
& D O5 {1 [& y7 S
9 \4 t7 m/ k$ Y3 t+ p7 @" ~# L"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