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拯救楼市的“道德正义”*吴小波*

  [复制链接]
beelover 发表于 2010-5-26 02: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m. k# D3 Y2 {
& k3 f7 V3 P0 V
% _$ t5 R* b: \' U2 u* g, o& \  s7 g 在全球持续动荡、国内惊恐萧条的大环境中 : a7 |9 |- F" X& C8 E" u% o$ X
让中国经济再次启动9 p- l) C' G; V- x4 S
这是最大的道德正义
" a7 O* B: u: j( c$ |) V) ^# n    选择“屈辱性”的活下去
: s+ B( ?' H4 o& t这是我支持政府救市的惟一、理性的起点
* m) D8 d/ c# q7 ^; K    ----题记) L$ e: ?9 A' j9 q3 y
10月22日
& P/ [9 Y0 i  W$ H* `/ H中国中央政府以前所未见的政策释放来拯救楼市:购房契税下调到1%
, O- ^/ `9 `" X4 s. Z! w7 y. K买卖双方免印花税' V9 }/ |; S) H0 i6 X. ^
购房首付款调至20%
2 K. a  Z5 P* G: Z* y6 G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 c3 @. w- f; ?! J0 w8 ?( G
    事实上+ g& X1 o% h- h/ V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8 n& z. g2 r9 U) F" b  p* b武汉、南京、杭州等地方政府早已迫不及待地推出了各自的救市政策
% X) ]: a3 S5 N$ R其中杭州的“利好政策”多达24条" z$ I4 E- }* @: J, i
而在公共舆论上
, q4 g4 m2 H0 I2 g% d- J% s( ?4 o似乎是一边倒的嘘声8 m/ _) v9 s7 y+ G* e
    新浪的调查显示
, ]8 w* \9 G9 `. r+ {八成网民反对政府救市
2 C" P/ n6 `( F    绝大多数的时政评论家也认定“政府被不良地产商绑架”
8 e) p3 r7 b1 U- C“救楼市将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
% @) c- Q3 k8 b4 V! Z& P& X3 \' L# X% o5 f8 R
在这样的时刻0 j, E$ B) v6 x' ]" b9 U  o' C
支持政府救市( t/ h* {9 {" d2 U4 ]1 ]: @
就是把脑袋伸出来找打3 v. M4 C/ ^+ q$ ?) y! ^! B
但是! K3 L" Z& j+ S, I4 o6 \; b% n8 q
就是被打成残疾人) v& L' f; B3 l8 ?
我还是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政府在此刻救市* u3 O) a8 B7 u' R9 \; [
有它的“道德正义”
3 G8 T; `! O9 s, s理由有两个
, g- x/ @$ N+ H  c    第一个是2 L9 a' p, I7 A- }
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启动内需的增长点
/ r) ?& Y8 k4 W5 Q1 r# {本轮宏观调控的残酷性和用力过猛; Y3 X, q  C3 V% H& n+ v
我已经在多篇专栏中评论过; o- f7 `* f1 q7 ]" ~0 D5 r, l
    因为政府对通货膨胀的过度敏感和处置不当; i% s% Z/ i2 P, I- F: H+ h+ e
因为对中小企业的断血式打击
/ ^' v4 V; c5 z2 t, j因为新《劳动法》的缺乏缓冲性和政府担当
; m! ?9 |8 `! [3 Y. D! m9 }2 E4 e- `因为对国际金融环境预感迟钝
- l  K* c4 o* s1 }4 c* w4 {因为对国际能源价格下跌的判断失误
0 j2 r5 A5 w8 `% r2 M/ T1 W等等等等
9 h) L$ R2 W' k使得中国经济在2008年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代价
9 p2 p% B  T! ^2 h" p& m    当前的宏观经济明显出现了从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急速转移的迹象; B. V' c$ d8 B$ U7 \3 T$ U( q  ^: S
    其中最明显的事实是:居民储蓄之高创下历史记录;中央及很多重要省份的税收很可能在四季度惊现负增长;9月份的贸易顺差因进口猛跌2 V5 b1 D: ^& p$ @
而创下历史新高7 O6 }1 u8 q$ O0 d) g) U3 O
    中央政府从三季度起& c: D2 K+ \; M( ?! i+ I
开始对贷款、存款及准备金利率相继实施下调/ u! ^4 B' `4 ?! q3 U1 j8 K
信贷松动的迹象已经出现
/ {6 @' H" f) y( J( \2 x当前的中国经济
: x& c/ J/ ^9 A: K: l' K" A; k好比到了一个化冰期
  R( S3 S3 Q% ?, V8 N; M6 C/ N  w* U    所有经历过冰雪天的人都有经验
0 R3 H- Y: ?- Z9 H0 s2 }  u最冷的时刻
  S) {) i1 i) M其实不是下雪时3 t" m9 `" o/ d+ K! H$ O. d/ [
而是雪后结冰乃至化冰的时候
" w$ e3 l: a; R. Q& B* {    现在) z& O4 d( i* }
大雪已经下完了
# t7 K+ k5 z' l5 N$ }* C6 @7 X3 k9 p& q可是最冷的时刻却正在可怕的到来
6 w4 x% \- u2 U# f$ A" ?6 `; ]* \7 I要启动内需, }8 y$ P5 z" c4 D3 W: Z
靠产业提升
) `) ]+ o, F( j2 L: P结构调整等等
9 f* z. J  M9 f" @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0 e" q  \: I4 ?, v! g    最合理的呼吁
! H9 q6 R; ?9 ]6 X0 S也许是政府减税
' @9 u2 e; J+ C涵养民间
0 {5 u) m$ ~) f: p可是
0 d6 i/ Y7 N; h' w. J% M$ l在当前的政商环境中) f2 a( m' s- B- ?# |4 W, }
中央、地方税收急速下跌/ i5 G4 I8 t0 r
要它再施此计
9 ]5 Y# G0 c2 g1 G* f除非出现一个“世外高人”
7 S4 P( j8 y. T9 j3 x/ r  L    所以
" Z' R+ }9 p4 {% S6 U就现实而言
. E+ r# ?) n$ [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7 j( S1 Q3 `" h
政府还是靠“老三篇”混过这次危机
0 ~* ]/ |1 C( w8 v6 g5 O6 w* g) l一是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 |1 k. D( |, d( ?- O
二是重新唤醒房地产消费
% [+ k* M! d; y5 m: X4 w) j    这已经是别无选择
% z( S. K8 U  h第二个理由是1 `9 B! a3 S& b$ s7 M
当前中国房地产的不合理状态* {7 o8 d  C7 O2 X& w, i* E, k
是一个慢性病0 I/ Y4 |* G( J% R5 m0 p+ ^
    要解决( w3 Q$ P, h' p7 c% i9 o
不是靠阻止政府救楼市就能实现的――除非你想要的是玉石俱焚+ M* ?) p+ e3 ^: e. C& Q+ q
    从改革史的角度看
# H- u# K+ @9 u% t7 b+ r中国地产要正常化
! `" ]! L2 i; a" U8 u. Q: ?" X6 x首先要改变当前的财税制度/ Z0 G' ]$ e! f) ?4 O
在1993年之前; c8 m6 n# m: ^8 r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方式采用的是“定额上缴加递增分成模式”(上海)、“收入递增包干分成模式”(北京)
# ~1 b& N2 w3 O; ]: E这造成中央政府变成了一个“讨饭财政”/ X6 S" k% X7 u1 |- X
在1992年5 }* I  [: A1 x: I  U4 S
全国财政收入3500亿元
" L9 O0 D8 X) p其中( h% P3 @% p, c
中央收入1000亿元
, o' z$ `" W* R( r) o: X地方收入2500亿元: Y0 G- c6 W- N$ ^
中央财政支出2000亿元
! P5 M! G3 Z! S1 v赤字1000亿元
* v: _+ x! z2 M) E  Q$ J$ [    鉴于这种现状8 o& G6 y2 n& U8 v
朱?基决定 “分灶吃饭”
5 K! G) T+ z8 z  _% }中央与每一个省份谈判分税种类和比例
9 R; }8 r7 }7 s& z实行分税制* h; w) k* l# _, c1 W
    此后3 K9 L  f5 s: c9 C/ W5 F* ]& {
从1994年-2002年8 `2 q' L$ m: t# s4 }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5%
+ m9 d* B  E! I, [9 E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5%2 q2 j- _# i. o* V
比改革前的1993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H2 f8 a/ T* W0 e4 ?5 f4 t# }
    地方财政一度变得十分拮据
  Z0 J4 ^# M1 N. e其改善是从1998年之后开始的; o% C3 f! ~, M3 M3 P) m2 j# L
原因就在于
2 ]2 G! I$ f2 J2 ^6 Z( u& F亚洲金融风暴之后
  ?/ G# j6 \2 t) e& {2 R中央政府为了启动内需被迫松动房地产政策7 }+ y9 B, S7 A3 a! F2 ^6 h
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获得了大量的“二财政”
0 [2 c; Y; {. x" @! n! |时至今日
* M! f& _( ~2 E) ?0 ^2 a7 Q- H很多地方的财政收入有四成到六成来自于此+ l3 X& n) y% h: D% M
    这也是中国楼市畸形繁荣# N7 [* S9 p9 _% O* d, n
以及楼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V) Q; i! h/ g$ q/ g4 h
因此
/ X% i% b& g& X要彻底改变楼市的发展逻辑
3 i1 ?/ Y2 x+ ~3 y" n' E从根本上讲
7 N* u2 H3 K4 B& \7 R必重构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配制度; c/ X9 G. D. C7 k8 b8 F/ {4 X
而这显然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7 w5 c6 x" j0 H' `4 a: ^) u
    况且* i+ X8 d6 ^: s& O9 s/ L
其改革的时间点也不会在当前这样的紧缩时刻
! o9 Y2 C" Q, Y% `* `' C. }, y- u慢病不能急治$ ]; b3 f1 S' e. w/ t; u% E
这是一个道理
: P4 W  W+ a# _" ?+ J急病必须急治
; r& ?; S0 C; A' i; V这是另外一个道理
+ k7 Q% c; N4 {, Q    这就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急于拯救楼市的原因7 f/ v6 M' l. C2 c' D6 Y7 [
在未来一年内
, w9 a1 f- b+ T' ^3 s  h! p  |3 \楼市如果不起. z8 w& W. q% h0 r0 [
中国经济将委靡而出现重大危机, Q: \( O8 u4 }
    楼市如果起来
2 K1 q- H  z1 e7 e# p! r经济将得到复苏2 {! K6 T$ A4 o4 q
可是
: n# M1 T0 ^6 n% v2 _/ G泡沫将越来越大
) t8 W3 D& @) w' N+ ~种种不公平的景象再持续延续
( ^3 b3 W% M2 v( b: l
" _' K1 {8 Q+ K  K5 L% L) X3 O在全球持续动荡、国内惊恐萧条的大环境中, D5 Q$ f; m/ f$ r; _
让中国经济再次启动
' L# _6 ]8 x9 v9 Q. y* U$ R; ?这是最大的道德正义
  M2 V2 Y! B/ n; \! y" r% f当今中国
' B# l! G' S, `* d9 F; @3 [与全世界一样% [+ O+ _6 k% y* L) {$ L8 h
最缺的一个商品是信心
" @0 q  |" q5 V$ u4 C在未来的半年内4 w/ O3 E7 [; O! s, W7 W/ l
即便政府持续释出利好3 p; G* J  r) C4 Y+ K2 B4 W
百般利诱) H7 Z( i. A1 c# D5 a" o! [. b
老百姓也未必肯掏出钱来6 g% }: \% p/ ^
地产也未必能够真正的热起来
( C( Z5 ?3 L% Y) X7 C3 f. U: w    可是
# v( _2 c' M3 {7 o- ]8 \如果不这样做4 F' }" z: x. k: s8 V" p
我不知道2009年的中国将如何度过
) w  q7 {: l& B- L0 X选择“屈辱性”的活下去& I) z9 U2 v6 [0 E: `
这是我支持政府救市的惟一、理性的起点' n4 p" M" V0 U4 h7 R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 F  w! p8 k* F0 c+ D& s
9 H* }7 ~, T& z4 A9 k  l2 l7 I

zhengli 发表于 2010-5-26 02: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迟早都要降价的为什么不让他一步到位
# ?0 X6 a4 X5 ?9 ]$ M1 Z! C" p2 C    估计刺激楼市效果不大! L$ N4 }9 ?& d3 \; ^4 F5 u9 w
买得起房的都已经买了* ^. u* o. ^4 L) H
, n( @1 p1 E. s2 I8 r6 j( I

平湖乐 发表于 2010-5-26 02: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降价来得更猛烈些吧
2 ]8 Q# d+ n. H# E. Q* p; m) @- E& s" V% E( G. M' _

, C2 O. F$ |3 p; n- A/ [$ h$ O

灌水健将 发表于 2010-5-26 02: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正进入寒冬……电信业都在准备过冬……你以为呢?
5 Y* V6 @7 m9 C$ ~/ K9 y0 w
" Z& l. d9 T1 y1 X- A: M. K5 F7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华大|华园照片|工作机会|物品交换|华大贴吧|我要表白|禁言帐号|手机论坛|HK ICP备09009564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60-2018 华园论坛-华大论坛 桑梓年华泉州厦门华侨大学论坛-最受华大学生欢迎的校园BBS站!

GMT+8, 2025-2-23 23:48 , Processed in 0.03142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