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真本古文尚书现世!可能改写中国历史

  [复制链接]
ihome 发表于 2010-5-26 03: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h4 W1 W, ^$ ?/ n
: t% m6 n) d; ]( z- M
+ y- f" k, G8 e* O& e9 b
北京日报讯(记者刘昊)挂上特殊胸牌 & ?% a3 o! B, q" p- i- T/ V
穿过警卫把守的大门+ [% u  m8 D5 I/ n% J* X- M
借助放大镜
; r9 Y. Q' L3 x$ p: k$ z8 ~1 U! C- x隔着玻璃保护罩6 _# O( B2 `4 V) X3 m& A! M, \1 j
终于得见浸泡在防霉变药水中的战国竹简的“芳容”
* ]8 z# A7 E' C1 p: V. m5 n    这2100枚距今已两千多年的珍贵竹简昨天入藏清华大学  n# Y7 ~$ f* o, B* D1 Q* j
    据该校历史学家透露3 z) N* N7 G' V6 l
两千多年国人从未见到过的古文《尚书》就在这竹简之上0 j2 `) S3 h& Z6 D) ?

* O. h# m) c. ^" `
, ~1 V/ |) s# V  流散竹简终回国内, P3 U* w, ?% r! {- l. I, w

  \& @6 y) J# e  竹或木制作的简$ G8 a) a0 u3 V  q# ]
一支一支用丝绳编连起来6 H4 n( g& \6 T
成为册! U  ^* V2 h2 n/ H5 g
是我国在发明纸张前的主要书写材料
1 W5 F  l1 [7 p" e" A- @    此次入藏清华的竹简已流散海外多年0 q5 r5 A! J: {( |$ d. e% z/ q5 G
是清华校友赵伟国自境外抢救入藏
7 b+ l; B3 x; A* Q! c5 {* P' {! p+ l, F今年7月捐赠给母校的* _/ N- S. T: L
    按惯例6 ^1 K* }' S% V" S: W
这批由清华收藏的竹简被称为“清华简”1 z" H' Y% |% q
5 [! L: O( G& L* a4 _$ `
  竹简抵达清华时( N/ Z7 y7 P8 W+ d" T- v7 V
部分存在菌害霉变的危险
% s7 m$ w4 @* N( R9 N7 [! X6 X8 [* ?    经过紧张的抢救保护工作
/ [1 o" s8 v+ _0 E3 K$ e至10月初
8 p' s' C8 q, \7 ^. U; U2 l, A8 Q基本完成了对竹简的第一阶段保护清理
" j% l  n# R1 ~9 g. H: H
$ d1 u4 n3 q) l1 i  |& S4 r2 o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历史教授李学勤告诉记者
9 {% H( g/ |& x5 Q* W5 c) ?这批极为珍贵的竹简
1 E( V- B3 \7 t" z年代应在公元前三至四世纪
0 V2 v  y/ u- i$ G3 e2 W属于战国中晚期
3 V; K7 @& O: d8 Q- V- J距今约2400年8 Z5 }0 p% m; s' g" q
    由于竹简上的文字类似楚国文字5 K1 M9 z2 G" q. D
再加上同时入藏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上有楚国艺术风格的纹饰) v2 N7 M! Z4 n
判定该批竹简应出土于战国楚国境内1 m9 t+ @0 A! L: ^

8 _+ s- @! A9 J8 G, i  “清华简”包括残片在内约有2100枚
2 V/ e2 D" y6 G  _形制多样
$ O% p" q+ S9 ^' e% Z# f, Q最长达46厘米# O. k) `+ }& \, s
最短的不到10厘米
( D; g( f/ y( O/ S8 ?    较长的简都是三道编绳
: M; W7 x  H' C8 n* O5 m固定编绳的切口及编绳遗迹清楚可见
8 P- I' M  r( d3 y/ c3 ~( m    简上文字精整8 B; r( N& F0 p. j! Y5 Z. s
少有潦草
# _2 o# R" S+ ^7 Y6 l% n; f    “这应该是迄今为止发现数量最多的战国竹简之一8 y( |% u/ b5 e- p  L' |
经过保护整理+ M1 y# X6 Z+ E' n; g& l
估计应能整理出竹简1700多支+ l' E( c; ^; M. t6 |3 [0 [& c; C
    ”李学勤表示: P1 `* I$ [. \' w) L/ |
  K! y  u! u7 y$ R1 b

- G0 _) }% j, ?5 E  真本古文《尚书》再见天日1 d2 T) H! Z; U" N6 ^
* @% x. I0 n) a! Q8 V
  现已发现的古代竹简大致分为书籍或文书
6 [6 O- U7 \6 S0 G+ G* D    “清华简”属于极为珍贵的战国古文书籍
* q8 e; t/ z! e% W且多为对探索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经、史”类典籍
& U" V7 b' O. Z, W7 {" Y( D. O9 _    让不少专家心跳加快的是
# Q' E4 k# K  V3 \5 J这批竹简中出现了古文《尚书》
0 a5 F' ?/ E' F这是自秦始皇焚书之后
4 U( A4 I2 J2 L" g6 D% W, e. ~. r首次出现的真本古文《尚书》- \9 K3 j7 {- M1 [

" m( v& Q, J  `  g! D5 x( Y' P  诗、书、礼、乐、易、春秋( j0 g6 `% z0 T- k& Z
六经中的书指的就是《尚书》
7 V% V- Y8 M% [( k- j0 k" ]; ?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n8 o: _# ?3 [% y$ \+ b
是研究古史的最重要依据4 d; V4 U* F1 b# i8 g( @
    据称
0 y; c; g6 P; A7 y& j) H" o4 v先秦时《尚书》有百篇之数
' u% h1 U- L, P- v4 t; h: R但在秦始皇焚书后大多遗失
2 y6 v! h1 C" Y5 D, S. d    汉朝初年$ ]# t' I( p' Y& a. f$ n# u
一位作过博士的儒生
3 M: `% k8 b3 p5 `/ k1 d凭借记忆默写出29篇《尚书》) l6 r  q% J5 e! u' W! U
得以传世2 {' B5 E7 W: c, `9 J
即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今文尚书”
" q9 W9 F/ P5 I  ]6 ~    至汉景帝末年
& [% h" a) P' W又在曲阜孔子后人宅屋的墙壁中发现焚书时隐藏的竹简书籍
2 J. y7 f$ @2 i$ U3 n) c9 s3 S里面有16篇古文《尚书》, R# T- ]: k: o; V* e7 n( h% M% U
    随着时间的推移
7 \4 Q# S1 i" K  W这16篇《尚书》流散; A9 h7 V1 M( y
如今看到的古文《尚书》已被明清以来的学者论定为伪书
# N' y7 w; M: U9 \9 K$ V2 q3 m3 y. Y* J% G
  据李学勤介绍
' J; f1 N. |, v( z3 x4 J* r1 F“清华简”中发现的多篇《尚书》均是焚书以前的写本$ O( m, r# ]! @
    《金?》、《康诰》、《顾命》等部分篇目有传世本
1 J! O# [4 f- p0 c但文句多有差异
3 f6 ]- F1 ^4 y甚至篇题都不相同
) ]4 e" `) u" W; Z3 _  L  k    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篇章" d( O* P. z9 w( V* ?5 m  ~
    例如《尚书》中的名篇《傅说之命》& V3 j# _0 C* h* ?7 k* r7 @! v
即先秦文献引用的《说命》
, R% y. N1 v7 `6 C和传世伪古文就并不相同
$ E* L  m, L& t+ S' c    这意味着对“清华简”的研究可以使现代人得以重见古文《尚书》真容' t; }  I& f$ S  j; t7 q6 N
* u3 Y& c3 i( p* s; C# _& ^

! P* \4 L3 k. }. V, ~  竹简中有《史记》未有的史事
% D3 W7 ~* L5 R1 Z+ p) L3 E
+ A2 O* A' {7 E: o3 H  这批竹简书中还有一篇编年体史书. x3 z2 n$ w% G. T  u, H2 i  f
体裁类似西晋时在今河南汲县战国魏墓中发现的竹简书籍《竹书纪年》
, P( T5 F% j: Y% w* ?    《竹书纪年》中所记载的很多史事与传世文献并不相同
/ J0 K3 d1 ?$ M2 b* q    但《竹书纪年》也已流散5 V  o# g5 q# r9 q9 ?
今日所见的“今本竹书纪年”被认为是伪书
0 w7 e1 K) o; w  j/ a! r8 K) u# Z
  “清华简”中的编年体史书
2 e& X$ p$ }/ y) z- I6 d所记历史上起西周初3 x2 H- r( L9 ^, y8 o; `5 F- E) A
下至战国前期1 h' _1 K& Y" o; b
    记载了很多《左传》、《春秋》、《史记》等未有的史事8 h1 w* ~. j2 n" A' k& @6 b5 A
    此外
, c) s3 Y1 d" H, q; F/ U$ n竹简中还有类似《国语》的史书$ s8 \! M, [" I  w( k
类似《仪礼》的礼书
$ m" L* E+ I' t6 C( R" R/ J. Q前所未见的乐书7 J0 \# Z+ |6 |, W  D" q1 K+ [5 p
以及与《周易》相关的书等
9 f* [! U. N# Y# {2 [均为两千余年无人见过
0 U) I6 Q' Y0 M# X# b; q9 x0 H9 r$ k2 e9 e9 A' w/ n, N
  1926年
/ F, F+ n0 k/ }* `5 u王国维曾认为西汉“孔壁中经”和西晋“汲冢竹书”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两次最大发现  \( t/ {5 h& J6 o8 Q0 a
    在李学勤看来
6 ?8 q8 |0 V1 O记载着孔壁中经和汲冢竹书的“清华简”足以与这两大发现媲美
+ a; ?) L1 ~9 @# k% [8 ~* e
- A2 O7 s6 a$ R0 U& `5 K- }; f. ]0 N$ z
  11位专家学者评价极高
3 y3 M" k- z  L# j9 ^- C1 j9 \! ^' ^$ i! R/ H' @
  上周
8 V0 ~; R: b- U0 o8 C5 E1 E% L2 M! n清华大学特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的11位学者专家
+ O8 T4 u, u, @1 r* ^3 D对“清华简”进行观察鉴定. Z3 Z/ e$ p4 V: s; @: z( Q
    对竹简的研究和释读是十分庞大的工程# \& I, s* L6 J7 ~( R
    清华将邀请国内外的学者共同完成对“清华简”的研究
4 A+ _; o! y% d! A并计划到2011年该校百年校庆时
, ^' d7 L8 E- g" K' G1 H3 f* j能够出版第一卷有关“清华简”的研究报告4 `1 J9 \. J4 b/ I. d7 k
- |; b) D( x" i9 q
  “这批竹简的发现3 g) `- X" u+ C; k2 o) X: M
将对夏商周断代史研究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0 R$ Y$ W( e' K* j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国刚说, A) G2 P4 q2 d+ @1 Z. z
    清华大学特别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w1 j5 A5 c6 Y& L& V
    专家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将对这批竹简的保护和研究列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 U0 m1 A9 d- B' u" Y给予大力支持0 j) V3 c( _2 N  X/ e) [/ D- U

% K7 A  s5 B* e- I4 W( S=================================
8 s( [! k. \! Q: A/ g# b
3 f6 z8 |" Z4 q# P! B" Z) C( }如果是真的) ?# O) x4 |& [, V: c
那这个考古发现比马王堆重要100倍都不止
; l) H; q: ?0 N# f( U* n
% _# w. Y5 ?4 [" x1 D, a首先是解决了国学上一段纠缠了两千年的今古尚书公案) d( T1 s; |' q$ `: {
这个上面有简单提到;其次就是浩大无止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终于看到完成的曙光了----不是每个学者都能在有生之年撞倒这种千年一遇的大运的+ R( n1 q! e, e1 X/ R: N  A7 ~
, X3 F/ N. h  T0 p" O2 y

悠悠晃晃 发表于 2010-5-26 03: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哪天啊
8 d0 @) s$ y) w2 I( `! h. c     6 ^  Y! q7 R0 a
    1 \0 G3 z/ m, |: N  i4 G
   
+ u3 b4 R8 s8 L5 K5 {    我要看真品' j6 _2 H/ u$ R4 m" a
    ( j7 Y. g& q1 I+ L! I3 ~2 T
    % Q& W- ^( m. I9 I+ l
    9 ~. [% i9 |: g
    什么时候来个巡回展览吧. l6 A* g6 y/ B2 _# n  f

4 \+ P7 x( y1 Y. V

哇泽 发表于 2010-5-26 03: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称《书》 + {9 Q" Z9 i5 U% w, m% E* T
到汉代改称《尚书》
+ z* t0 o  ]( A0 b; _意为上代之书
+ _& o  ^3 m/ r6 b    《尚书》8 ^( W8 i6 _( O5 Y! q; s
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 l/ b; a( H5 ^- X" t! g, z
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baike.baidu.com/view/1136.htm]散文总集
0 U* D4 ^  x5 l5 Q: |2 G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baike.baidu.com/view/178539.htm]文体类别
2 p8 R1 n$ g& W% h7 |    但这散文之中7 F% |) y/ ~5 Y+ r
用今天的标准来看! z5 d' b! c9 V& q# \9 E
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baike.baidu.com/view/8426.htm]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
: E! P2 L0 S, |# W" _准确地讲' b1 t' h) T" W6 a
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baike.baidu.com/view/161838.htm]公文总集
. X3 m% C) Z2 f8 `3 B) M    (见《baike.baidu.com/view/570781.htm]应用写作》杂志1991年第3期
# K0 U/ v' V! H) M2 E, \7 b% ]《我国最早的公文总集----<尚书>)8 `1 V+ T) T. \& g+ q0 g4 S

# x1 g' C" d% ]0 g
! w/ e) X! l  s) f0 M+ x  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
  `' X5 c: g& R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baike.baidu.com/view/27039.htm]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 s( j1 z( |: @7 j7 Z3 c* v4 d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
4 |* V" w3 X* I0 `) p, g3 ]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7 [" O$ K( M( n4 E7 \4 j3 L
    西汉初存28篇
: `' }, R: I) N+ y- u* ^6 c# F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  Q7 s7 Z8 K$ e6 ~/ E# `
称《今文尚书》" c" M$ t+ z3 R' A% E& V
    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baike.baidu.com/view/950418.htm]今文尚书》多16篇)
9 X$ D/ l& X4 E    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 q( u. g9 y4 r7 t/ n8 c* E2 [
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和编本
8 i8 V: h  ^% Q8 v  Y4 {0 O: ~0 V' c
' t5 f8 I1 ]# v! `
  上古历史文献集
2 c8 \# M" }0 l* R, z    《baike.baidu.com/view/19124.htm]左传》等引《尚书》文字
2 m8 I  S! _. S& Z% b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baike.baidu.com/view/113057.htm]周书》
* X7 u+ p: ]! i战国时总称为《书》1 X" W( J+ ?2 Z; }# A- G5 k
汉人改称《尚书》5 t# P0 S! B8 ^# s) ]& o# h4 u
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 g9 Y; Q, ?: g

. Q4 n/ I2 _$ c! b% o! R% `3 ^" E+ t* Z
  《尚书》的真伪、聚散
# U$ N8 Q6 O8 l6 \' s1 n极其复杂曲折7 X& t; d0 `- H- t
    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
/ Q" z) X) N4 @; b9 \* H《商书》、《周书》各40篇
8 @3 n- A! Q. i( V) V! I  P" C每篇有序
% ^4 W% K2 I" b9 D9 n8 e3 J题孔子所编' H9 ~/ D5 T, K$ p9 X
    《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
4 k3 w% s/ v" b7 V2 F! y! v: ~    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
+ Z% z5 r' j( z: M5 O2 i) j# U' G6 M    秦始皇焚书之后. d( p* n7 d5 W: t
《书》多残缺
3 i. k' ~+ ?. Z2 z) h. F% Z    今存《书序》3 P) t; N% @, n. }* Q6 \
为《史记》所引; Q# G; u) w+ ^4 c- M. b( k6 d
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
3 D, M( c; N6 p2 Z$ J- Z; R    汉初/ u/ S/ s* @8 E5 Y
《尚书》存29篇
% l. d0 O% X5 G% N为秦博士伏生所传
. U; |$ ^% @# P  W$ s, M' G用汉时隶书抄写
. Z) J! Y: W; X7 _( p# B) X/ A被称为《今文尚书》
& z, H) k% ^1 c, W; E" P2 t! w    又
) X6 V1 {  r8 X5 Z西汉前期! ]% H& `- G3 q# L( ]. l
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6 w2 E3 X2 N! y; K8 C& i5 o7 t" m% m1 \
发现另一部《尚书》
$ x, q4 J* V" d! L5 l' f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3 ^; V' {) f: k0 g2 O
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
+ B3 L1 n# {9 b! F8 j    因未列于学官1 l/ m2 ?" A/ R4 u- V6 B
《古文尚书》未能流布
4 Q2 n! r+ [4 \    东晋元帝时* t5 e- j& @4 r+ a
梅颐献伪《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
9 A; m: S3 I1 [8 P    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 m# |4 I! q; [* e6 A
又从《今文尚书》中多分出5篇,而当时今文本中的《秦誓》篇已佚+ x% \6 {" U# l3 w0 j5 M
所以伪古文与今文合共58篇
0 ]' x/ p9 Z' d/ c    唐太宗时,孔颖达奉诏撰《尚书正义》,就是用古今文真伪混合的本子& N: i" s  Y/ T: g8 }9 y
    南宋吴□以后
1 J0 B7 k) R( H( m; I: C7 J对其中真伪颇有疑议$ m+ m, F" j% b2 }
    明代梅□作《尚书考异》,清代阎若璩着《古文尚书疏证》等- e5 F9 x# S0 U1 D4 C; S
才将《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尚书传》乃属伪造的性质断实
3 @+ G& X- A% o- O
) Q; P; e( b$ v8 b7 h' C5 M1 p7 G8 W9 I/ ]1 @+ x$ T& E1 i: ^
  《尚书》所录/ x: r1 g' S" e- j# X  b0 l* J
为baike.baidu.com/view/59861.htm]虞、baike.baidu.com/view/6543.htm]夏、baike.baidu.com/view/29302.htm]商、baike.baidu.com/view/21496.htm]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  `& f) o/ u! c! H" K
    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2 I8 h5 t  ?8 S& _
不尽可靠; g1 A' o7 A( d% P, ~& B: n
    “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
2 o' n: V8 S( U) q6 g    还有以人名标题的/ z; C' ~# X; U+ W" w  ?
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8 O; G! r; N1 Y. A5 u
    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4 v$ E2 a2 X* @! ^2 W- J
    也有叙事较多的2 V# f9 P, [/ p0 c- l6 y  P
如《顾命》、《尧典》
# a3 \- w+ b4 X) `# A    其中的《禹贡》8 m/ a- v0 E1 g; X: a, C, ^
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
% [/ U0 ^' L' T% L" v实为古地理志+ ~. S# C# g' x0 T
与全书体例不一( p# K* b; O! Y4 h/ ~- l
当为后人的着述; r* f9 {9 Z& j( j% G( R8 \1 [7 K
    自汉以来
; E) r- S7 g  J8 z& A5 l8 p* o0 d$ l《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2 X( V$ [8 h6 x1 N9 i7 o% I! E
既是帝王的教科书* h2 p6 w1 {. H5 _: ?
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
# V' {3 R! Y/ e' {8 q) L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 J/ Z, V3 A. s+ v' b! B( l( E    宋代刻本《尚书》
8 b7 h8 m  ^4 z- O+ X) n! E' K
" [4 j; M! d' D' l# m: l) O  ]
1 i3 O9 T3 H) x  就文学而言1 h6 d4 U' F9 j. O1 `9 g
《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 ?1 B2 c' V+ g+ j+ e% G$ w
    据《左传》等书记载
7 g  r4 g6 M7 p' ^" ], [* S1 `( x在《尚书》之前6 f; F% r; S: H! |
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g! v$ e' P* C% j0 w# C! A: ^
但这些书都没有传下来
$ b- B- ]# C2 U+ O《汉书?艺文志》已不见着录
2 Z* L$ j9 f5 F6 C; |    叙先秦散文当从《尚书》始
1 J1 E2 [. i! X    书中文章( Q2 ]) N; {/ }) ]
结构渐趋完整+ E. w7 ^3 z+ E" u) W' R  |
有一定的层次
! T4 |* N- c8 v" ]$ f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
+ |. \( z5 ]+ s8 K9 \. r- t    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
7 n0 v! S- z& n' _3 w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1 }. n3 G0 X3 g! V9 ~5 q    秦汉以后
. r8 _, x( B, C% X) c$ Y$ A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
, ?7 m% z8 q4 l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
3 n. k% n; j& K1 V$ T    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 V; g% m' U6 W( g7 ~% o3 y
也都溯源到《尚书》& I% [/ e( C& d
    《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7 r+ f. N5 h; e" C8 B# E/ D" D
带有某些情态+ A6 |8 a: n* Q0 J
    如《盘庚》3篇
$ y# D% f- {5 j. D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 @1 a* @  D# t* `3 Z- d/ B
语气坚定、果断
6 A" S  i* j3 |' }  c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
. @! ]% y3 b( u  Q* e- Z0 i+ s$ M! g* O    其中用“若火之燎于原. _, {' T5 v) K" a# V
不可向迩”比喻煽动群众的“浮言”" ^: X! m$ Z: r3 D
用“若乘舟
( I+ N2 O$ t( P1 Y0 h: D7 y汝弗济* o4 y! J4 O7 v7 X8 m
臭厥载”比喻群臣坐观国家的衰败
. o' |8 D0 ?3 V( }/ }1 t都比较形象
3 f' e$ h8 L+ I3 ?0 ]# ^    《无逸》篇中周公劝告成王:“呜乎!君子所其无逸& y+ T% d$ ^6 P; k# ~! A  c$ r
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b1 A" j# I. V' e$ i* b6 S
则知小人之依; x% O# Z$ c" _9 l8 Q' d, m$ {
    ”《秦誓》篇写秦穆公打了败仗后) R# g0 E8 H5 J1 x
检讨自己没有接受蹇叔的意见时说:“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 i2 B  a# r- m. a3 H- V
责人斯无难
6 N  I6 E& q/ _$ g: n) u) c惟受责俾如流8 ~# U! B) A# |; f, u7 N: L4 I* p
是惟艰哉!’我心之忧# O! a( \3 K0 Q& j5 J
日月逾迈,若弗云来!”话语中流露出诚恳真切的态度
1 h/ w* f& y& l; Q! F$ _    此外,《尧典》、《皋陶谟》等篇中2 z& p9 ]6 g, Q7 B: l( C% i
还带有神话色彩,或篇末缀以诗歌1 |5 q* E& J7 k, k/ |' a
    因此
) b, v" B2 E0 U& m* ^1 R% j+ M《尚书》在语言方面虽被后人认为“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
( j+ a  l) H. B' q9 T6 F& j5 f古奥难读
7 `2 e- V$ R& Z0 g: C7 j而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取得一定借鉴
) |/ o( S' M' `+ S0 I, V6 r
" d* c  F2 T" ]' }7 X9 R4 `5 T. l
1 W) Z* i5 C$ T/ Z/ o# r: V  历来注释和研究《尚书》的着作很多2 C; X# R0 X: x6 [- k! W: @0 s
有唐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宋蔡沈的《书集传》,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 j- c: E! e. ?6 Z! j  M) o: y2 r
    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20卷
7 z- d; f+ w, d' N1 A# {/ `现存北京图书馆
7 T' H% k) i( e& k9 _2 y
* ?9 b( x! t: ?3 @
6 }( @( |: R* ~- j3 ~! N: ]4 X  《尚书》的文字内容特点:《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 ~  f  k; y- Q+ X
    文字古奥迂涩
! }% Q( ?; F1 V" y所谓“周诰殷盘& i9 v$ A; t9 ~  _) `( J
诘屈聱牙”% z$ O4 ~, f8 E9 v4 P' |9 [
就是指这个特点+ e7 z: \$ {/ |# |. M
    但也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
6 h. P% h+ ], b* h: N$ s& K5 f# F. G7 z

阿静 发表于 2010-5-26 03: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快点出版啊 2011年 6 |9 }1 ~! i6 s; x# G) @
唉15 E: P, N. t9 Y" F2 l

, @+ y  l6 m5 D& v# j
  j4 F' I9 `5 ~5 O2 `/ r

banana 发表于 2010-5-26 03: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 {9 o9 J, U# D2 i* @ ; z1 j% K, Q. I7 K8 j' Z
请问这个你是从哪几方面看的?? & ^# ^6 ]1 F) I. O8 r" x
8 Y! A, B/ w: k' l
" O; P- Q6 |" m9 A
四大文明古国……再加一个克里特好了$ ~. w/ f: K/ q  z: q
你举出第二个持续至今的文明出来看看?  ~9 B8 q$ k" _2 D  m
5 m- H+ T2 e3 R& Z' Z0 g
( x; \1 K* d# r$ C3 j

悠悠晃晃 发表于 2010-5-26 03: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不然咱们改去学历史吧 3 ]3 ^. L+ g7 ^# ?" T7 _( }2 D+ _
逢此盛世( V* M6 a! w4 v& O( Y
* D6 a  c3 `" j1 h
1 j! K1 Y1 S" ?  |3 w& I

beelover 发表于 2010-5-26 03: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 {/ U: G2 l! \8 r  N, \* ?* r& _ 4 T# s6 o% q" u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7%84%B6%E7%A7%91%E5%AD%A6]自然科学与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A%BA%E6%96%87%E7%A4%BE%E4%BC%9A%E7%A7%91%E5%AD%A6&action=edit&redlink=1]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中国历史上zh.wikipedia.org/wiki/%E5%A4%8F%E6%9C%9D]夏、zh.wikipedia.org/wiki/%E5%95%86%E6%9C%9D]商、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5%91%A8]周三个历史时期的zh.wikipedia.org/wiki/%E5%B9%B4%E4%BB%A3%E5%AD%A6]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 & T& g6 h) g/ z/ B2 c- o% J& S6 J
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zh.wikipedia.org/wiki/%E7%B3%BB%E7%BB%9F%E5%B7%A5%E7%A8%8B]系统工程0 v: Z! b9 o2 e/ C1 Q6 g4 F
    该工程是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中华人民共和国“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9%9D%E4%BA%94%E8%AE%A1%E5%88%92&action=edit&redlink=1]九五计划”中的一项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5%9B%BD%E5%AE%B6%E9%87%8D%E7%82%B9%E7%A7%91%E6%8A%80%E6%94%BB%E5%85%B3%E9%A1%B9%E7%9B%AE&action=edit&redlink=1]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4 q( G; b" d/ @& r7 u6 B
    该工程正式启动于zh.wikipedia.org/wiki/1996%E5%B9%B4]1996年zh.wikipedia.org/wiki/5%E6%9C%8816%E6%97%A5]5月16日
; Q( ~. i3 s* }4 o! nzh.wikipedia.org/wiki/2000%E5%B9%B4]2000年zh.wikipedia.org/wiki/9%E6%9C%8815%E6%97%A5]9月15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验收
) [* Y+ v  e. ]$ i2 M) N7 ?1 H    由于工程成果报告简本发表后
+ e1 k$ g; G7 _" F; x' Y  s其结论和方法引起了中国内外学术界的较大质疑
( T  f# G5 L( L: w+ \+ w" {8 I/ _( ^最终的报告繁本未能获得通过3 ^, a% d6 I( |( w  q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 |3 t# V' @5 P# \3 U% Z
该工程是一项并未最终完成的项目+ ~6 I# E* `, W$ B' N9 L. n
     5 [. b% W& L8 }- l. }% u5 R
.
- n6 U; U  ?3 N6 \; w! T5 u$ Q/ U  [, O: E. o7 t9 I- H. I" I
, ?- e2 c% y$ S/ P
有质疑精神很好  i% A) J. f: S: P* F- t, \
但在质疑前至少要对问题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 L1 E) I% q9 X$ A" j9 E
" @: B4 W8 J6 F0 C4 m夏商周断代工程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浩大的系统工程6 s. q! ?4 H0 x4 }3 Y/ P
现在仍在进行之中
/ r: X' f9 j1 O6 k$ b2000年经过验收的仅仅是阶段性成果
' P% J/ Q& ?9 p3 M' h    西方考古进行了200多年" X' O, C0 z8 p- L6 X  t) p
200多年前世人知道P的埃及象形文字?克里特文明?中国也就开展了几十年# R1 }1 D0 n! K) t5 X2 G
这个工程更是只有12年
# @( [. a8 K% e* ^要是这么快就出决定性成果
2 P% e- D" O3 @0 ^0 W; |你还让不让人家西方史学界活了?
& T) G0 }- Z$ S& B5 _
" ~) M% d2 w" o2 Q! n6 ~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质疑甚至反对) P+ [. Q# y8 P
我说一个题外话吧----这个世界很奇怪
( e0 y* T' o6 Q% K    日韩的史学家自己把“考古发现”埋到土里来证明本国“历史悠久”;而中国挖出来真正有历史价值的考古发现
. Y# F7 m! Q4 z, H9 {却有“国内外专家”围上来说三道四----我之前说过
4 C3 @4 F" j" d+ l& Z现有的许多历史研究可能本来就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上& n0 ~; ?2 a( Z
一旦能证明真实历史的发现出土" Q4 A, P8 l/ C7 V; S0 M- T
可能就意味着许多“专家”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变成废纸……你可以想象这个工程在各方面的阻力有多大
; ^$ b" U$ S# c& ^+ t# p  m. x9 R. Q; c$ R; f3 e

舞降之剑 发表于 2010-5-26 03: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H! V4 B/ X" o- M5 r
如果是真的 1 ]) N) U$ w; t0 T
那这个考古发现比马王堆重要100倍都不止
, X- ^6 J, K& g+ `% R5 C( m8 {; c" Y  P! P+ N
8 d# i; c  K# m/ A
引用:$ @& x- S; b8 ^: W: Z! ^" r
此次入藏清华的竹简已流散海外多年: y: @# g5 s- k6 P0 K, u0 Q
是清华校友赵伟国自境外抢救入藏
0 a# e$ }8 I; b0 p# }2 L" c- ?" t今年7月捐赠给母校的2 S) S% _" e, L1 i

4 }9 Q4 T# L  Y5 O' Q6 U5 U+ i4 o) I8 T$ z; ?& k
如果是真的
9 ]$ ?9 h- @* R) V# V这个考古发现是什么时候的事情??8 E) {3 e4 d$ h& A  X, ~9 X6 i
好像是从国外买回来的
% v" X5 R: U0 n1 I. ]! A- b, T) h是中国人考的古
% p1 L+ N4 o; S" W8 [& \, o外国人考的??
( w; `& f1 @$ D怎么跑国外去的??让人掳走?? 让人拐走?? 让人骗走??让人买走?? 一近多少钱??
. E: T, \! I8 I# P+ w* Z; i有必要再来前情回顾-------清华简的前世今生, s/ M, d/ x3 k; s/ \5 X( B

% H3 `& B, |. A# Q1 o, A  L* C# l

monica 发表于 2010-5-26 03: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6 `$ c% ~, X# C! \3 S% H. e
) h/ t; F4 O- k/ y3 h( _7 x
看过了,清华简版尚书编年体是从西周开始的. ' L4 x; t* x' Y" o

6 D5 b* w0 a$ K9 R3 `; l) r9 Z$ R4 R3 k( \; z
我原以为让你百度一下尚书的解释就明白了5 A% Q, w6 K5 P! H/ c
现在看来你连新闻原文都没有看懂……
- m2 S; x7 p/ k- Z# u& K% e+ m
* S8 S: L  |: P一般以为
) \$ B' ^0 O3 Y; b0 L“《尚书》所录
) X- ?  S+ Y+ F4 `$ i7 g/ x为baike.baidu.com/view/59861.htm]虞、baike.baidu.com/view/6543.htm]夏、baike.baidu.com/view/29302.htm]商、baike.baidu.com/view/21496.htm]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
3 Z1 U! I# ~! M# v    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6 t4 H7 E! S2 _  I' F% _* x
不尽可靠”----而这次出土的如果为秦始皇焚书之前的真本《尚书》
9 O$ u7 n0 o. y% o% P1 V( ~7 j那么我国上古三代历史就首次有了确切的文献记录$ J/ y- ]+ |9 L7 }
    通过对这批文献的研究
$ _+ b, q+ Z) i将大大有助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进程7 t" F" ?- t1 G: P( n) a

3 C% V, U+ p4 h. |9 y9 k至于你所谓的“从西周开始的编年体史书”只是此次发现的众多上古文集中的一篇而已----仅仅这一篇单独拎出来就已经意义非凡
/ ~. f8 A& y% [' ?. r+ T可以与失传已久的晋代考古文献《竹书纪年》相提并论
$ q! {* x, S, c1 |: d5 `) e5 N    ' c  F" x% h9 ^/ O
7 F) ]$ j0 k. O

阿静 发表于 2010-5-26 03: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商周断代工程批评与质疑
8 ~" C7 t& D, Y! H, v% C9 t: ]+ ?6 L% {8 U) T3 @
引用:# W7 z  E& _2 {
自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以后
/ r- Z+ i  h( x2 v0 o: `其中结论已被不少主流的词典和教材采用" n, d" c$ a% k5 k' U" V( o$ p
开始产生影响
( A9 r3 M  \* {5 U: P) Q在中国提出了自己的标准后& O4 ~3 `6 C/ h$ f/ K. f, k
国外学者开始加以批评
) J0 A7 \# U1 n4 v5 x* l    而夏商周断代工程才刚刚开始$ S: ~" X  D( i# u3 N! e- M
中国的考古技术和理论水平还有待更大的提高
: Z( n0 y; a& e* j1 L% a) @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以后" ~6 A- d1 N8 X0 x+ w. ]& I
来自中国国内和国际的批评不绝于耳& ?. B* O  a- _, v4 g1 d
    某些国外人士认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有“政治背景”
4 Q% l1 }. Y6 L' G* o4 D! ]是中国政府在搞民族主义
$ M& O4 E+ |: @. a% X$ B有一些学者还对该工程的“学术道德”产生怀疑0 R6 ~. ~0 P1 V+ O+ h
    在2000~2003年进行了三次辩论
7 C/ L8 W* ?- |% O$ L    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5%9D%A6%E7%A6%8F%E5%A4%A7%E5%AD%A6]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zh.wikipedia.org/wiki/%E5%80%AA%E5%BE%B7%E5%8D%AB]倪德卫在《zh.wikipedia.org/wiki/%E7%BA%BD%E7%BA%A6%E6%97%B6%E6%8A%A5]纽约时报》上撰文
' T. A& d! _4 X: L便断言“国际学术界将把工程报告撕成碎片”/ c% c5 P0 b% B" R. c) z3 e& N5 W
    但亦有人认为所谓的“国际学术界”一贯漠视中国本土研究成果: _, h5 _: K8 z# P9 D+ ^
对中国历史没有发言权
% Q5 b1 w6 Z' U2 X中国政府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封锁/ `- q. }0 S- d! ^, [6 @; B8 a- U
网络上随处可以见到关于此问题的介绍与讨论
8 r( L% I) c) y3 u# \& f中国政府也为此展开大规模论争( P) e1 e2 _# R7 J
提出支持自己观点的各种理据! J. M5 R7 A' f! T, u
支持工程学者深入研究
6 u) W2 D0 ^9 J& J; i    有些国外学者不承认中国政府的努力6 L: g0 C) _! X. |6 K
认为只要是中国政府支持的此类研究一定就有政治目的6 [4 X; l" h7 M% i
    有人就说
, X/ `; j  A4 M2 L这些学者连最近发表的文字都说不清楚
* P4 R9 z6 ^. s9 ~5 y; S他怎么可能对三代的年代行判别
& E) V  q5 f, Z& D; h4 E    而大陆不同意工程报告的学者也被这些国外学者加上“正义凛然”的标签4 ^2 G  m) `* C0 l& T
说成是“无力对抗政府”* Y4 F2 n# T8 g' S
工程的成果是否失败
, @+ X, M9 g6 f6 f( M) W4 M现在还没有强有力的论据证明
$ n; O& l* M' a/ T  B/ e- u    工程中有些成果也被国际学术界认可+ _/ n( t; P+ ]( _/ `7 N4 B
例如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C%A0%E5%9F%B9%E7%91%9C&action=edit&redlink=1]张培瑜的研究
, K0 P5 E, z* Y+ r/ R) N% b但工程内部却是存在争论$ D* e  Z( v2 t
    有些中国学者认为
6 ^/ `; b$ n$ H! j3 q此类工程的成果没有必要非得通过世界上各种具有“复杂背景”的学者的检验
0 t* s& ?% o$ B* ], [4 s. d只要在中国学术界取得共识就行2 L( }( k8 A" k* e
中国学者对历史的研究无需外人指三道四; X% D8 j4 N3 `0 P0 G& N: X6 s
也不能被有各种目的的势力阻挠
9 l$ V( c3 f# F5 t8 a- x# R( f& I- v) s9 a! M
4 W# Q2 ?  b0 r5 T9 e$ ]5 Q5 C
=======此条目的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4%B8%AD%E6%80%A7%E7%9A%84%E8%A7%82%E7%82%B9]中立性有争议
# U" J  y% K% ]7 C    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81%BF%E5%85%8D%E5%9C%B0%E5%9F%9F%E4%B8%AD%E5%BF%83]地方色彩1 E/ [" [) g# W6 F$ s1 p
6 m; U3 e7 V. S+ s+ W

. u& c0 x- ~- H; d6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华大|华园照片|工作机会|物品交换|华大贴吧|我要表白|禁言帐号|手机论坛|HK ICP备09009564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1960-2018 华园论坛-华大论坛 桑梓年华泉州厦门华侨大学论坛-最受华大学生欢迎的校园BBS站!

GMT+8, 2025-4-18 12:05 , Processed in 0.03886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