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远”级战列舰共二艘
$ Y$ z1 [7 ]* Q$ d0 w, |3 V! S% f即“定远号”、“镇远号”5 Q, [/ M. J8 r: [3 h" g" Z
战舰的装甲就相当于日军的一艘巡洋舰的重量, ^1 i" W7 ~/ y8 {1 B8 g
( g/ G: L4 | K; Z好吧
D# n/ E& S( a& {0 t- A$ _& c日军参战主力巡洋舰的吨位基本是两千五百吨左右....至于重量
|/ c/ c- A: G/ K只会大于这个数字.....1 ~. N, b* I) p, ~
! ^ y J* |9 i3 y; J$ T 相比之下的日本最高吨位的舰艇“松岛”、“严岛”、“桥立”、“吉野”都是五千吨级
) E. w* M, y8 O t/ U) B速度比“定远”级快了将近三分之一5 W4 i7 V! K7 `6 e4 J
日本是牺牲装甲来换取机动速度
* J9 P7 u2 P0 w1 g8 A+ }: A和中国的牺牲速度来换取装甲的思路相比并不高明太多7 E/ M( M6 ^# [+ `) e7 I
甚至还不如中国的思路
! {0 o) C0 b# x5 s好吧. Q2 j& V, s5 v2 @7 C
日舰都是英法造/ b% \' b2 N( I3 F5 T0 K
吉野是英国造的" k1 ?- J! ~ D0 Z5 m
原先是北洋舰队订制1 U" L% ^' u. C/ w: V* s6 g+ ^# `
但是北洋海军一时没钱付款转而售予日本海军" U! R- ~) b. I3 U* F/ N3 h% p4 i# }
清末民初的时候订制的英造飞鸿号巡洋舰同样也是因为没钱而转卖希腊海军7 E- q1 u2 k! t8 \4 X% K5 H$ y
当然
& j/ P4 \' z3 x; R L$ K! F中国自己也买过别人订造但是一时没钱付款的东西
9 O0 G' w0 _. v8 [1 v d( l比如抗战中表现卓越的瑞造博福斯山炮
" I8 B0 Y/ N. |: z5 J4 d2 A5 B就是原本要卖给土耳其的0 W+ m9 r/ G" I/ F2 e0 R* {! B* ]
英法海军和德国海军的造舰思路相差蛮大的
/ R- N0 z/ X- c) g! D英军- z# z$ h) R: u" }/ H
尤其是进入费希尔时代之后0 U8 F( r+ m) D0 q
相当注重高航速和高火力
/ a, N& n6 Q' N: y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胜利某种程度上是火力和弹药投送能力的胜利% u/ J7 l6 b. N+ ` Y) S
后来费希尔力推战列巡洋舰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d: t& \3 ]5 @2 J) ?5 {8 d e
而德造舰艇的防护能力和生存能力则更胜一筹 e: F8 t# k4 ]6 T
德国资源少: s" o; M6 N: i& [0 j
船打沉一艘就是一艘
+ B z. F$ {% o4 ]! ]况且德国陆海军之争比英国要激烈的多
: Z: h9 Z3 \& \7 S% Z- u一艘战列舰的费用足以装备六个陆军师团
& H0 H1 j3 n; V: a D国内的陆海之争导致了德军舰艇数量少于英国; U) {6 p @2 V8 l1 S6 h
因此德国人更追求舰艇的抗沉性+ j& Z# H) o1 y5 r V. [* P/ s
另外由于德国火炮技术和动力技术较强1 G, X i0 ~0 ]) G) V
即使是口径稍小的火炮也能有足够的威力: ^8 a: L5 p) s& T! B+ R& p
日德兰海战中装备老式往复蒸汽机的拿骚级战列舰照样能跟得上装备新式蒸汽轮机的拜仁级* b) D- {$ [" [! F. B2 |
所以德造舰艇优先考虑防护能力也是正常的
# B6 D( p; {4 [' c# F9 K9 B. L. \ 再扯回来
5 i: d4 Z. h) i2 Q 黄海海战是第一次大规模蒸汽战舰的舰队决战( G; {; Y* t, d. @9 W
不管是造舰技术还是其他8 @7 r" G6 y4 m! K' {& g. P
都在一个摸索发展的阶段
2 F! y, ^1 X- ~% l5 V9 ^% B# m4 ]5 F历史上 S5 @/ `& s6 p" l
高火力高速度曾经取得过一段时间的巨大优势
2 x2 k( p8 C- m- Q4 w8 j9 _+ \当然
# k7 h0 P; [: e# W5 |, ]重装甲也取得过一段时间的巨大优势: \: T% ^' f1 t( i/ s2 ^2 J% y
各领风骚三五年而已" O1 W; u2 I5 V6 w* X+ ]. S7 c
无所谓高明或者不如 ( i' d! r* f1 a1 s6 V* I% C; y% Z
6 B7 A2 }; z5 Q: ]7 d8 b' X 黄海海战基本上是大口径重炮和小口径速射炮的决战 Z7 o, f+ b9 K* O: x
' E! z( {' n( c# T6 L 可以看出来
" E6 P, K: s k! ?$ H( d日军的炮多
! Q( z1 z& n6 P但是威力普遍小
4 h/ O2 ]' J3 [' L6 M! ?北洋水师的炮少
$ N G* ]1 z5 h9 R: P但是威力很大8 D- Z/ V6 d* h2 n' \: ^2 [
日本舰队的速射炮对我战列舰基本没有效果
( j5 `" u3 X% r f9 \/ l* x" M并不存在火力一边倒的问题$ D# k3 p. U5 y5 K1 o* @
这个又是海军思路的区别
1 F" [7 T" G: b( x: I7 d0 C大舰巨炮那是日后的事情了
# s+ q5 z7 }- l& W* v! C在无畏舰的381毫米大口径舰炮成为主流之前
( f" B: v; t( f各级战舰基本采用混装主炮
4 T5 X% z7 B8 _( A为的就是兼顾火力和射速
& T {# c2 P& { 高射速带来了单位时间内的高火力投放量$ o4 \: P+ L- A" t8 _+ c" V1 _& D' Z
这个是常识
4 X) f) v: D6 b+ `' n* F0 v 后来英国海军全面装备305和381的时候7 j6 Q" {+ ]2 r; `1 l7 K& r) k
德国海军依旧在其同级舰艇上装备280
; b/ \5 ~8 V9 f% \ q% }6 F但是发射速度比英军快多了0 C% K' B. e5 r' @/ `" R# F
单位时间内发射量火力投送量增大& u- p, g( t5 h& l$ Y1 B) E: T
但是命中率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了8 q7 s$ Z! M+ y7 ?
打枪和打炮不一样6 P6 X. h) d y* w. l, ]0 G/ w
冲锋枪不如狙击并不是因为其命中率0 Q; E* Q+ {4 D, N! s
而是因为射程) {( V2 E# N' N) n
不信( f& @" Z+ x) P' P
你在狭窄的楼道里试试看
& S; z5 Y: i/ [ 帝国军总结的经验是9 Q6 |( X1 [4 }
冲锋枪加手榴弹$ l# I: w2 {+ t( ]8 K: P. ^$ `
打近战金不换0 R6 f/ x- }( w: s- ]* I( Z
9 t" q1 b( w# s. }
2 b8 k) z$ E( Q' M9 w敌方舰队“畏定、镇二船甚于虎豹”
A9 K8 ?: k; W. e2 z' U纷纷避开其前主炮5 E, u+ ?/ t4 X, F5 m3 l$ w& N
定镇二舰前主炮只有150毫米吧.......* z) K) `$ l6 h4 b' Z, K
! ~& y5 M4 ^' }3 b; d! i7 w& Y. U1 y
吉野号”发射的鱼雷一发就导致“致远号”瞬间解体
, x+ `: j8 N4 M9 d1 s 鱼雷是秋津洲射的.........
$ N5 |, J5 d0 F0 |0 o日本联合舰队的十二艘军舰分列为两个战术分队:以航速较高的“吉野号”等四舰作为第一游击队
( S/ Z0 u% N# y以单纵队在本队之前充作尖刀之用;其余八舰作为本队
y) l( K0 M1 v* f8 k; u I8 N以单纵队在第一游击队后方鱼贯跟进
3 N8 J5 _4 z2 D 我方舰队应当采用最能发挥远程火力优势的“长蛇阵”才对
$ W, b' M6 P: Y0 `* c% x而丁汝昌居然笨到采用类似“人”字形的涣散队形应敌9 x$ f. b7 }9 t" u. S
这样就造成后面的舰艇怕造成误伤和无法瞄准而不敢开火4 w9 Y ~$ ]( ]1 G, w* T U8 a
海军舰艇排一条线列队攻击是海战基本战术
: T) u+ b$ b# {0 q$ R9 Y, ~战列舰就是这么得名的
6 I) Q: D/ T6 ~战列舰的得名是源于战列线这个没错
; j- o8 d1 P; H" Q* @3 F但是别忘了: m/ H6 W2 C2 K
风帆时代- l2 Z, j/ |2 d" D- d
战舰火炮全部安装在侧舷
8 k0 C: X! e1 X而且也不是排单列线
5 b0 }4 P9 D0 u8 w Y一般是拍双列线或者三列些
' |! D1 c9 c8 y3 g 可以去看看德国人写的《世界海战简史》
) H- a( v3 v2 X$ j6 W& Z里面特拉法尔加海战的地图% I% z9 l% o* n. d. h
需要注意的是
' x# I& R8 `8 H) F6 P) [北洋舰队的两艘铁甲的主炮安装在两侧% {$ g! J- U( K, T# C. G1 \4 q
只有舰首向前时才能同时齐射
( t3 ]1 T ^9 V3 ?/ ^" \而其他战舰的最大口径火炮也都是前主炮 m7 H! n6 O \* ^, F; O
丁汝昌之所以要船首向前( m" n2 \9 H* B
为的也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力5 s# {/ g! D, A( y" a
尤其是两艘铁甲舰的火力; ^1 k) b5 R# e
T字横头战术基本上也是对马海战之后才在蒸汽战舰战术中得到最终的肯定
3 @. c) u9 o2 a2 Q8 o 因为那时的战舰设计已经将最具威力的火炮统一布置在中轴线上9 w2 X; p0 O7 S6 f
并且能两侧大角度回旋' A, O0 w7 ]3 c
同时齐射* g8 t- b1 S! a5 f9 A, N& @
所以到了再后来9 t/ T" H T3 _" i
主炮布置两舷的舰艇彻底出局3 ^$ B" ]" g$ C9 q" K! Y3 B1 ?1 O
某猫没记错的话( W. b' V+ h# s5 Q, Q( q
最后一级这样布置主炮的战舰就是前面说的德军拿骚级
2 v ~' J) _) n% Z0 i/ c可见丁汝昌学了十五年的海军
, v( n) H/ J) a- V4 H海战的时候连排什么阵型都不知道# b6 B+ E6 l; s( \! K) x. b9 B
并且在战前没有明令确定自己的代理人和代理旗舰2 Y4 \6 ]$ q8 A f
在交战过程中没有或已来不及采取任何补救措施9 D& o) ]* q% X
以致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指挥职能
1 g& [* u+ g0 n ~/ }2 c使全舰队处于群龙无首而各自应战的被动局面$ Z& P, e$ ?3 T- p6 ^
海战中的阵型是非常重要的! G+ l6 m4 z, P% D( ^
后来日俄大海战中日本主将东乡平八郎大将为了抢占“T”字横头对舰攻击的有利阵位0 F Z" R# F% B- p) c
不惜以重大伤亡代价做了个“敌前大回头”动作' d5 l- M5 N1 K! L) ?+ ] j
而丁汝昌居然把排阵型的有利时间白白放弃! a7 Q1 d" @. t
自取灭亡: s9 K' o! \0 \4 u4 Z% o2 I# N: B4 C
那个, o- ?$ x& h, U2 v) k# |- s2 Y
据东乡的参谋佐藤铁太郎说.....那个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 @% Y& v$ V( K+ I8 j9 O4 X如果东乡在横穿时不是因为大雾的遮盖而被俄军猛烈的炮火干掉 S" T: B% u8 S+ W7 C" P
恐怕就是另一种评价了. m' ?# Q, A# s, S% q) |3 N
各国都放弃了突出火炮攻击速度的设想" a% H) M4 K: G+ @
而追求火炮的穿甲能力
* R' g4 D( o D O( B5 @0 X. m德国海军呢?......确切的说0 ], N5 b6 E1 T* a3 l+ k
是各国都放弃了单纯追求火炮射速
6 K3 X4 ]* I% l! y; k转而追求威力和射速的平衡
- r! f& l2 D5 D
7 o, T3 S" n/ y6 j4 c f; p2 o: _$ L e \/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