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教授再遭“告密” : A u- X1 t ]: b$ r p% c+ b' S
这次告发者是亲爹, t* @6 m5 [/ E) U
' |. @! u; Z$ q: Y8 {
/ g: ^: `: R/ x9 q+ `2 G! {3 V4 N《历史激流:杨宽自传》
. p" a& z" A* j* y2 a L h& {) S3 B, _0 e/ Q, b$ v
台北:大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 B$ Y+ k" v, c- e4 w
2005年8月1日版" i8 x {, Z7 ]7 ~! `+ T+ p; n
438页0 U; N2 l% C! j/ j8 G) ?9 T
新台币:380元
. z2 S/ l1 J1 r) G. U4 @4 ^+ L
) A6 l( @2 R/ c, d, s K, a3 K- r. r( j; ~. ]5 s8 Y# @
这几年历史学家的自传出了好多种
- R- y, ~) O+ t. U6 S" r 最有名的大概是何炳棣先生的《读书阅世七十年》
/ A d* N% {# C- q k& {" c/ Y他长期在美国生活! G5 ~' o/ ]( U! [2 @
基本上写的都是学界的事
: `! g* l( b6 t3 B. C/ Q+ L 国内的何兹全先生8 [/ {! p+ K- s2 B: G# @
赵俪生先生
6 c$ e1 \ J4 {7 A傅振伦先生等# U# \2 m4 ~0 a; L0 a$ f
都写过回忆录- V) D3 H( U' f- B
但与他们曲折的人生经历相比
, u' {# b. C8 _5 d# l- y/ _他们的书都很平平
3 m [7 E9 d, t$ l: p0 k 原因之一+ l; \& J1 V8 G
恐怕是他们写作回忆录和自传的时候. j1 T: _3 t' L0 ^6 `, b O9 d
都已高龄 ^0 k- x9 s/ x! G* l3 F) y
精力不济. F% h/ {. m l. s/ y: [. W
勉强写出来的作品
. K; A7 o2 ^1 j9 u d不大可能精彩7 E; a5 }* k6 ^# \2 o' `
去年台湾史家的自传
. r# U; d, b Y0 f2 G有两本引起过来: x; \8 i, {, d- T7 N# h* Z- U
一是王叔珉的《慕庐忆往》7 v* G: k+ ?" g+ n, Z; R" h9 O
像一本流水帐簿4 b9 g4 [) V' M# g
吴相湘是近现代史名家
! t, S- A. _ @1 q" z) A, `他的《三生有幸》成书略早些% z' N( h3 j" U; Q4 V
书中有上下古今的一些掌故逸闻% w3 u5 U0 g4 E+ O
但作者亲身的经历着墨并不算多$ D/ }/ H0 ~1 ?0 u9 T( [7 g2 @
因为学者的生活本来很简单
/ g% l3 E; p3 e$ [% `5 y- w4 Z所以这些自传或回忆录
* x* D. f4 Z* b2 K+ K# y都不免有些文字是凑数的
. c0 k) M5 m5 T+ D( A" l
. F- \2 y+ J$ H( @8 B杨宽先生的自传早在1993年就在台湾出版了
" t$ b0 p' U: u! v! V6 m1995年出版了日文版
, M: S7 }' j" |/ q% r; _( }& p% J5 q 但因为他不肯出版删节的简体版
$ R7 j9 l) r( [- r( H至今仍不得在大陆发行
, g# F9 }" C+ I 前些年在北京图书馆的港台图书阅览室略一翻阅过- u$ U( j5 Q. d
印象颇深
+ A- @( a$ N. n8 I 一个多月前在孔夫子旧书网的台湾某店内订购另外一本书时见到此书的新版' c+ A0 ^3 w- d! g
就顺手订购了一本
+ }3 ]' j+ \/ O. c# x 今天终于收到' B, u: b2 \- u2 Z1 y
花了大半个晚上粗略翻阅一过
5 ^9 t/ c# `8 `' ^2 J6 x0 i
+ Q; S/ U* D! U# P3 B6 F作者杨宽先生是着名的先秦史研究者
' E+ [8 Z2 w E5 c3 n0 d江苏青浦(1958年划归上海)人
* E! r1 U) y. M5 L2 w0 Y# t1914年生' V% q, e! ]% R, f( S' W) ?1 L
上海光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 {3 |0 l/ V: D0 p! S S
1946年任上海市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4 Z' s; k; y$ E1949-1959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4 w- _ m2 g. G7 r2 T1 S e! o
1953年兼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6 V# H- x0 \4 s: G2 A# R
1960年转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Y8 t! A' e, Z
1970年专任复旦大学教授! F+ m2 \& w# e2 x: Y: P
1984年赴美国定居5 x( S! b3 L% p4 y" `# l
2005年9月在此新版出版不久以92岁高龄去世, b0 h* f, v7 n: n' C9 S! r
他少年早慧
0 d, q% y8 z. ^& ]十八九岁就发表了一系列研究《墨经》的论文
$ X: | x# y5 a' K! N大学毕业不久就在《古史辨》第七册发表《中国上古史导论》
, Y& C) s$ R! Q+ i% W7 i- d名动史坛
! ~6 W1 r! y9 q! c/ H* w0 l被顾颉刚誉为古史辨学派的生力军
& F/ l+ N" q3 s Z0 ` 在这部回忆录中4 A' U) g4 R- r' M8 f! W
作者对自己的治学经历一一详述4 @ M' Q1 L7 i" C8 h+ R
对他一生的几个主要经历
q4 X% _1 Q4 V6 m; D特别是担任上海市博物馆馆长- U2 y u- |+ l( k+ ?$ R( U
上海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期间所亲历的政治运动、人事纷争等等7 B3 K/ j/ r$ e) I. ]
娓娓道来# U4 M7 p* ?3 B
不厌其详
- c; g+ d% w, h; o% b+ ~ 作者说:“我的后半生, J3 \; c( A: n b2 d1 S& z
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在未尝间断的政治运动中消磨和损耗的5 u# l5 ?$ C. R/ x
……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
+ ~( c" F7 h% f+ [% h/ e我有责任记载、叙述、分析和评论那段反智的、半疯狂的历史$ \7 j' M& b W* ^
总结这史无前例的惨痛教训 j* r/ l- o5 t* O
”可见其用心所在
9 H. G9 O8 u; c1 K# g
4 j& N6 L2 [- F! S; K+ R3 g最令人惊异的是作者专门用一节叙述作者与三个儿子断绝父子关系的经过9 T# f/ C. V; {' g9 J F( {1 s
事情发生在1976年作者的妻子
* R! F& Y8 G: B( Z( C7 ] e2 J也就是三个儿子的母亲病故之后# V. D) \& N/ o. p9 b' t
1977年春节大年初一, K) a V1 U; Q
乘作者出门拜年之际
2 y; e/ U4 w# }: J其次子(浙江大学数学系讲师)盗走存折、电视机、收音机等值钱之物; L! J6 k& g& M
不久6 T# r1 @( q" |4 A" U/ p0 q
乘作者到北京参加会议之时
0 N" Y7 E( _6 t, @! u其长子盗走其两千多册重要和贵重图书
/ W; x4 T, j9 q2 w: X$ t作者称这比盗走钱物损失更大( c( j# V) `, f" Y3 n" A: Q( J
1977年7月作者与一天主教徒医师再婚住进其岳父家后
# s: w/ n$ m o3 Q; s2 {其幼子多次寻衅闹事 k8 }% J7 p! x
四次钉门$ P/ _0 m0 i$ c2 s& z5 A
其中一次把作者 80多岁的岳父关了12天; v" x* g5 v) x5 V" ]5 @
三个儿子闹事, L2 |, U$ w: n; h( P ~, M0 ^! i
无不为财产、房产/ I4 B, t- V) @9 W
这本是家家都可能遇到的事' o4 ?: A5 ]6 t; @0 F
但他们采取了打砸抢一类的暴力手段
5 A% H% X( S0 ?- b 如此对待一个64老翁# N7 h4 I, H' O
原因为何?作者的解释是文革打砸抢流传给儿子媳妇们了
( y! v8 r5 ^2 I# `8 Y* c" V是阶级斗争导致的家庭斗争6 N! j$ e. a$ F; a. v2 b' p2 F
因为早在他被关进牛棚之后
! t- i2 r7 ?9 B7 d5 v儿子媳妇就不给作者夫妇好脸色了: i% h5 _: _8 \
这个解释恐怕有点简单
7 U$ Y) l) z2 p4 \& Z! b 但作者毫不讳言这段家庭的痛史- `) T) k& H( J8 O* l! S h& h6 h
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记录5 |: l" R- F+ L2 E' d" b& g
再版时
1 q& @+ G/ K* d7 }4 E也没有做任何删改1 l: y; |* t* m# g' |4 `# x6 Z
可见其痛心
\3 v ~- P% }0 G# J" x) }至死不改
( k. m) E% m# ]8 G; B7 j) E2 O5 P; w* P
作者一生勤勉治学6 g7 ?$ i( _7 Y4 ]
不大过问家事
+ v/ n! N n5 H* U/ o/ o, b恐怕对儿子们的教育也过问不多
7 `% p0 x. d0 `" r' E6 R 而其前妻长期患抑郁
$ a; S+ A" T, q! {! w; ]+ z也不管孩子的教育
+ z! G3 y) R" |4 i3 X 家中的生活照料9 w0 T8 C. q9 p/ s1 C# D
长期靠老佣人
$ ]) ?- I( X2 H5 P8 N, Y1 S# z 不过2 ?! q8 I. I7 n9 E2 r! k
他的治学
# W& B$ P% U3 A& w( S, W; V) S$ S还是影响到他的长子和幼子
$ g+ E& b' [, l) X后来他们都从事先秦史研究
) i8 K. z, O" O" D, k: L都做到了教授; U P. b& f1 X) J# V& r
小有名气
& J/ Y R' L4 ]' g- ?9 ? 作者的次子
& E+ e# v2 M2 o' J5 `没有从事文史7 N& d2 }' M4 t: ?4 _, Q# }+ K$ y
但也是浙江大学教授、研究所所长/ u7 |2 [7 `8 B( F
三人都是为人师表的人物0 k+ d7 e8 Q( m+ k( f; @ z
这部书出版十多年了
5 Z1 @) M2 @8 ^/ ]没有听说他们有何辩解
2 Z5 y# t: m/ d8 C* H 倒是前些年听到他某子的同事怪老头子不该写这种“家庭纠纷”, ]0 o: n) e: D
现在他们最大的年过70
0 B0 ?* y# |; z; }! r最小的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B3 i+ l1 U, Z3 H) U& M/ j5 ?
不知道他们读到老父的自传# Q6 D! b _, \( H W9 ^3 u1 M, [
有何感想
2 C @6 x( {/ Z- k
& T$ [/ |6 N! G长子:杨善群, ~; s- A s3 ?* m9 U. b- |
1937年生
' q0 f) A% p8 x6 x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 a4 |3 o P' Z( @* J) S
兰州大学1981年研究生毕业
4 k0 h. d2 g+ c( U! G1 K后任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 A3 i, ]2 [) D" x8 n 一说曾任上海社科院副院长" X1 i2 D/ J. s" v; j9 ^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先秦时期特别是两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4 a& R4 ?# d' U# r3 Z' I
着有《孙子评传》、《越王勾践新传》、《孙子答客问》、《诗经里的世界》等
3 o X3 L! {5 f: t, y1 u
: e: B, ^- s6 }/ b; `次子:杨义群
& r% ~5 W3 l$ Y2 I* j1944年生
2 M# M0 I# _$ X0 j. v198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 E( I ]4 o4 W
获硕士学位, A+ @" F9 ?4 t7 b) _4 |# P
现任浙江大学投资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R2 `% q6 ?! P' A* W& [
1986年破格并且越级晋升为教授- S( K7 o! B# O* _- p
1992年起) n+ m- W4 i# u# c" o9 q; f
批准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 ^ x. {6 _0 a
1995年批准为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6 Y& R7 L W5 t+ b- J/ x6 p
并担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经济管理学科组专家
) u4 H" A7 v5 E) e 已招收培养了20多位博士研究生6 v6 w+ L) I7 m, c2 Q. r+ l
出版《投资理财的新型理论、方法与实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高级经济分析----兼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有关分析与深化》、《数量经济学》等专着
0 {" z) z9 k, \3 ]$ p# h6 L发表论文100多篇
F4 d, ?, c) w/ J6 b 主要研究金融投资与公司的财务管理8 U9 ]. F( D+ L
2005年与2006年连续两个年度8 K; h. \# b3 D
被学校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6 K& i. f* _ p) u! d+ g( ~& a& t4 `& Q, _5 t3 ]% @3 _
% H: g2 ^. u) c' y' K0 E
幼子:杨师群
4 V; ]) g* f1 y$ K& Z- X. n* r1951年生
3 A; L t1 a- _: Q现任华东政法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s' E. l/ {, B/ ^% g, Q/ Z+ q7 Y
他自我介绍说:“本人在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颠沛闯荡了八年
3 f5 L7 E6 ]+ T' j深入体验过社会最底层的相当原始的生活
/ I2 \: e% x: d2 X, i0 E为日后搞社会科学研究奠下一些基础
5 t6 _1 e1 Z3 ~ 大学本科毕业
: R4 A1 n$ z% p( N曾任教于中学、教师进修学校
' J6 q' e- b4 D4 h1 K 研究生毕业后
# o' S3 d5 _* u" N4 L2 ~, A. r f! a在本校开设过必修课《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史》、《古代汉语》、《大学语文》、《实用写作基础》8 h. j- j2 N8 f& s3 K2 h. l
选修课《中西方政治制度史比较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通史》、《旅游地理学》等课程
* W: C; E- f |( M2 r/ R 本人讲课信息量较大* }: q+ L( F3 [9 p+ Z4 a! |
能深入浅出地把握课程内容
- t( ~, ^0 t8 R; r# n并不时提出一些不同于传统理论的观点) {9 G# D( A/ P
以启发同学们的心智
! C# l! K0 s* P* _/ K0 I: J" l 主要科研成果:有专着《东周秦汉社会转型研究》(28万字)、《中华姓氏谱----孙姓卷》(28万字)、《中华姓氏谱----萧姓卷》(25万字)
, W. i1 l( i- M/ z2 Q主编《三千年冤狱》(40万字
9 |- R* H5 z$ G- j; b# D% P% [主撰30万字)
$ ]4 \. R9 K5 a4 }, D" B e 为《中国历代名案集成》宋辽金元分册主编(主撰20余万字)
2 i/ z& ^0 x y5 l% s! S" A 为《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主要撰稿人
W, I$ d* o/ H9 F3 G1 I 并参与撰写《宋代司法制度》、《十大名案》、《申城旧狱》等论着书籍( l7 Y* u4 y, E1 [' i( Q
发表万字以上重要论文五十余篇3 V8 ~8 s+ U2 D, E* E
有十余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 o: \+ u% V; ~: Y& J& @4 x. x或收入《新华文摘》、《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史学新视野》诸书刊作论文摘要 ?# S% m1 B4 P6 K* D3 T
本人共发表科研成果二百余万字7 m) d6 O# G3 V! Y6 U9 j6 V* y+ x; H
”3 F# q1 R. y6 g, O! M0 Q
* o% I0 s) ^: q' O2 @) v
" }, n P, }4 R: q$ m5 Fwww.douban.com/group/topic/4772794/]纵爱言论自由
3 Z8 T3 |5 d* K# v终须责任伦理----杨师群事件的思考
% }( P' \# o* i# h+ b
3 u. y( T9 _# n% Y' V
' g6 V: f5 ? G0 C
# ~) l5 g6 z9 G% C: T8 e$ q' e7 s) j+ X'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