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 T& K | |+ a, A; o' |. X; \7 g* J& o* @2 m& Z
! u9 G7 q1 u$ _2 ^9 H * R+ a$ l* ~; t' k) |% c
$ s6 J# O4 V+ I1 d; n极端行为对公共安全挑战 : D! h2 ^4 o+ C( w
与近日发生的“福建南平凶杀案”、“广东雷州血案”的性质一样
0 d; D9 X ~2 ^% F1 b6 B; d“江苏泰兴血案”是一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 o' t+ g5 e5 {( x, ~ 此次江苏泰兴的案件中
5 }7 K6 t, u; w. D6 u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尚不明了
" I- d6 N7 r. R) M% \! m但此前的类似案件
E) x9 c2 G0 |/ y; j: b9 y, Y虽然都具有个体性和偶发性
, ~) Z7 r* g2 j2 [ a0 m- t但也大多是由各类社会问题所引发8 |8 w' \$ x% {/ t% h' o+ k
它们与美国弗吉尼亚州“赵承熙校园枪击案”# K* w& o2 Y1 n, l8 G0 V3 ^) a
日本宅见“池田小学杀人案”、“秋叶原杀人案”
/ o. E$ A6 O7 t' ?& X香港“天水围伦常惨案”类似
7 L7 C& W1 |( G, x% S: c1 r* I均是由于个体无法面对社会出现的问题而绝望
9 o1 ]+ I/ F- D6 H最终选择极端方式对社会进行报复
' @- G; q& h$ E3 Y9 y5 ^" ^ 但无论行为动机如何
: N3 H$ R/ @7 x( E8 U( h6 g" t$ a. a/ F他们的行为都对公共安全构成危害
4 d$ J* z- k) K/ ]. z其所产生的结果
' m _" p% ^5 p" T( W8 e8 ]' f都造成了公众的恐慌和担忧
. G, R1 R3 I; J* |. Q9 ^- `9 f% A# H5 X t( p1 V: c _: B
是公共安全事件7 \9 D; P' ^. D( N7 S
公众更应有知情权
6 W# F6 O a) B$ Z$ Y5 r s; a% Y( m- x
% f! P6 W/ c' q& j4 V! q# f& U5 M既然公共安全事件与公众利益关联. x0 s& B1 Y6 l3 z) ^: |1 c
公众就理应有权利得到真相
6 A3 _$ Q9 A. O 在近期数起针对社会进行报复的案件中9 h8 U# O& z; f
实际上暴力所针对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
( M' K' }6 d% @" }任何一个人
" p0 f5 ~3 C! F" G/ V6 k都成为了可能的受害者! z; t9 E$ f; o1 X9 R' ^
所有人就有理由、有需求去对其进行关注' e/ T2 q2 J9 i
在与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件中. W/ v, N3 l# c
对真相的不知情+ [; v3 U# y% a$ {5 u' I
将会造成恐慌的蔓延、安全感的降低、社会信心的丧失以及偏激的观点
: ]* s# I5 B m! t在西方的新闻报道中5 H0 @, U* B2 l$ r
公共安全事件经常受到极大关注4 s8 W. l7 h- [# X
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一旦异常情况、特别是涉及人身安全的事件发生
! ^* e2 R/ b% @$ U$ ^媒体就有必要第一时间进行报道
$ i4 j9 u4 T7 d7 b" ]0 w& [并且发出预警信号
/ W2 o% M6 A% C! B0 ]3 Q 始终保持对生命的尊重1 D9 W0 S5 U8 r7 G8 Z5 g
也是对“犯罪新闻”进行报道的出发点. G, c9 H; H$ ]7 B" G
* d, b$ A. P& D c' I+ j
客观的媒体报道将促进讨论和反思
% y8 Z; y2 `" ?, c+ g* A9 G
. X- B4 I* W" M事实上
( B9 ^6 l1 J* J8 ]4 ^. X只有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
$ c T9 Z, |. Z+ m- U( D社会的讨论才能有效展开
5 v k! f% s, I- G9 K 的确
' V* c+ D" B# _" B2 r1 a* X这有可能产生对犯罪行为方式的“示范效应”
' K% e# \3 z1 O6 a2 L' B* s长期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 |$ q2 F$ |% U8 U4 x6 _8 G
曾在对以往数起“灭门案件”研究后表示8 V- `. }5 O. @3 @4 i, Y M9 z* L9 M
“一种信息发出传播后& Y, K6 @% ~+ M3 z
会有两种以上不同的接收方式! u. a; u; p2 v& ~- j# ^- J
正常人是知道信息、了解信息;对犯罪人群而言
# z0 j/ Q+ _/ w1 f2 C接收信息就是‘方法的告诉’和‘犯罪方式的启迪’
+ b/ a" c8 w. v8 S. v9 B ”0 o5 F8 W3 G) v6 k, V/ g# B+ H5 t
但犯罪心理学研究也同时表明
3 d9 F" e; y1 }& K7 k" L& K大部分潜在的“犯罪人群”同时存在“病态性心理疾病”
9 V1 |* B$ O/ D$ L% t2 ~% s 首先% G& x( a- \0 f& G2 B* u* A
这类人群是社会的少数/ y! d' ^ q; [9 Z/ s' J8 M: y9 R
其次
; c6 o2 b: p6 B' ?( x; P# I他们需要公众的帮助
7 ~% Q( H, f T2 H5 Q如果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示范效应”而不对事实进行充分报道、犯罪者的经历、动机不被曝光
, S9 E- L* r2 Y6 s# a5 g公众对事件的讨论就无法有正确的开始( v+ g9 m( n3 m
更无法对事件进行有益的分析及反思----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或许远比“诱发”更多同类事件大的多
$ H6 Q7 ]2 P8 y: U; w% k + U$ N9 w# q$ Y1 L' r4 C: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