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 e8 w' w8 a8 i" R# W
" D4 q6 |) n! m- t+ u0 F
+ G. u% S3 M& M. X 20年前
. C0 l. c) q% E, w风烛残年却在岛上拥有绝对权威的蒋经国宣布 $ {) m6 ?& H# Q
自 1987年7月15日零时起8 m6 M4 ?2 X) e0 A9 `3 u4 v$ O6 t5 V
台湾解除“戒严”
- w. z0 b( G6 M. a6 ~从而结束了长达38年的“戒严”时代1 u& t" g. V; T. U# Q8 T( J& B
在“戒严”体制下$ [/ V9 S$ W1 Y$ u- N3 y
“警备总司令部”可随时进入公民家中检查户口
$ r" v/ H( [3 k _. a! k9 h审查和惩罚书报杂志9 `* U2 `3 \% W) l- v, G3 |
可制止、解散公民的游行集会! `: H* E( o, O! N- S
可禁止公民罢工、结社
/ I" [9 G3 C2 s5 X可对公民的出入境自由进行严格限制" g# h/ l, J9 {# e+ M1 ]/ V
可任意拆阅、扣留或没收公民的私人邮件、电报
# x# W3 y4 @! h6 A' w2 A& \# q乃至以军法来审判非军人的一般公民) t6 E. n6 B5 N" p8 b/ n' h! x
等等$ Z+ o$ r6 p. A
一句话
; ~# K3 ?* o1 x6 @5 e“宪法”赋予公民的大多数基本权利几乎都被无情剥夺8 E' \- ^/ t7 s! |' k8 l: x# k
诚惶诚恐地在这种“老虎”体制下生活了38年之久& T; ~3 U1 _5 ~4 W
岛上民众终于迎来了“解严”的一天
1 @+ m9 N8 T% {- q a& ]: Z 出人意料的是
, t0 a% M6 J, Y! Q1 R& z7 C他们对此反映非常平静5 o( F+ X, i/ N3 ~
甚至有点儿冷淡" l" ~2 u) \0 P' r5 J+ C( W* F
没有出现人群纷纷涌上街头狂热欢庆的景象3 M4 c# M/ m/ R$ l. \5 |! d
0 H" z5 W0 l/ L2 H4 ?4 L( C' C! ]" V* _( _4 F
这一天的到来其实并不突兀/ V# u2 R% {4 _5 l4 {' i
在此之前+ D' C' d/ M p
1986年9月28日3 E+ R$ } b0 b# P: G9 Y
民主进步党在台北市圆山大饭店破壳而出
! G- Y( ~6 J+ c q0 w" A9 |无疑是对“戒严”体制和国民党权威的一次正面挑战9 r" O* W c w* ?: @' m
按他们的统治逻辑和思维惯性
3 R* @1 D& o* j5 z& s" R那是一定不会容许的0 R$ x7 I: v& L) e- K$ S7 r
其时离1979年的“美丽岛事件”不到7年- @- y+ |4 G0 v! a
被军法审判的民间反对精英还在狱中苦熬, {* x; ?. m3 d6 _1 O. u1 e
一时台北上空阴云密布8 |+ e+ o- q, u0 }9 z
没有想到的是5 S" r: _7 q0 B5 ^/ R
老态龙钟的蒋经国权衡再三
" ~! @/ h, I6 y. D认为国民党不能再墨守成规
# ?' S" g. g7 E6 @7 [, L以不变应万变! `1 d3 A- U0 i; F# ^( H* m
而是要以变应变
% e! q7 d( v3 H P$ A* ^5 V: @决定对新生的民进党采取“宽容”政策8 H1 h: c0 S. g, T
“不承认
' R; ]) m9 W9 W, Y/ W7 ]% G J不取缔”7 D H9 ^# [5 I2 c
实际上默许或者说容忍了民进党的客观存在) @/ J7 I5 d* Q
他在党内高层会议上说:
' q3 F# S& _8 q7 I9 _0 y“时代在变# S& |. \ Q. X& ?) l) E- D1 h; T3 J- n
环境在变/ V# s5 {" l' R8 Q
潮流也在变0 O: R+ q6 N e% L1 S" x: B! j" M
因应这些变迁. X& S3 I3 T! t/ y0 o. S8 h, T
执政党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做法
0 z3 X5 h2 P, e% [) D( C6 n在民主宪政的基础上
" `" E f0 c0 A4 [# H1 r推动革新措施7 Q: x/ f- `8 E+ j5 `; @0 |
唯有如此/ w9 T9 f9 Y; E9 p, o- M
才能与时代潮流相结合" f$ d) |- W- X8 f, p# I9 M
才能和民众永远在一起
$ p! H% k5 i4 \' i) T ” 0 B( ]; q% G. ]
0 m$ f( o$ Y" H; _: O6 k, h7 [, S& r- @; P) f& i! S
20多年后
6 m) x6 c' i3 @$ K D& K我们不妨把这番话看作是他的“革新宣言”' F" o' Z4 q$ ]5 S2 g# r, I2 v
这样做实际上也是利大于弊$ x5 r+ }3 F! n6 m
对内争取民心; e6 `/ {0 r, t
缓解社会冲突, o3 U G4 X% E4 ~ {/ d
化被动为主动
. [ N+ U/ n4 N) D* `( r/ G对外顺应潮流
3 P1 C2 g6 m- S9 ?改善国际形象
% W- M3 Z, a: [ U0 r他因此争得政治变革的主动权
4 ?4 ?# w3 @/ c$ e1 R掌握了历史的主动权
) n# n" D- Q- z& R4 z一个新的时代由此开启
7 q) c$ ^* F2 o* C" c' C! ^" b1 p I 对民进党来说
( T& v% [5 {$ ~, f8 b. k2 l& }- q4 C: p这也不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
. I# E9 Z" d/ n" R9 ?7 T- Z% _/ h而是长期不懈追求的成果
f, K4 G8 o0 n" J. \8 |2 y& z在正式组党之前
6 ]% F6 R2 y+ L党外批评时政、呼吁民主
+ e8 M, K- e' i7 {6 f2 g" X以及参选地方公职、民意代表的努力一直在顽强地持续
G- T( y" O+ V并由此形成了“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党外公职人员公共政策研究会”等政治性社团0 }8 @& |! r+ a- O- q
如果再上溯到雷震等人倡议组党的时代2 j$ j1 m, o+ p, w6 Z4 z
他们已苦苦追求了三十年! Y8 f( p! O& b4 w! b* x2 Q- s
20年前发生的这段历史
. B! d: _( K# m0 s% ^/ E! s可以看作是一个政治领袖与民间力量的良性互动. W3 E7 [/ ^2 {- K. r3 q
其结果是双赢3 P; `- |- n7 A
2 \ m5 h$ c7 z0 j8 F* E. h7 f. r: ~ Z
有人说/ Z( T, Y! h9 H0 Q a i
蒋经国以温和态度应对民进党的诞生$ {8 w) p1 ?' I E/ a( s( N
是因为考虑到镇压的成本很可能比宽容还要大, ?9 K% A& u5 T; h6 m w! |
这个说法诚然有一定道理$ K9 m4 |. S1 j: H2 A
那几年! L. d* x I7 D6 K& Z) O
因为丑闻频发使他的统治陷入了困境# [8 H: o' _% _2 z. v1 R5 m
1984年
{; Q7 R! ]2 f《蒋经国传》作者江南在美国遭台湾情报部门暗杀, p# F8 r* H1 K4 M
1985年" z# M" Z2 N+ \
台北发生官商勾结、坑害数千储户的“十信案”$ D- [, p. p4 V; V% Z3 F4 q$ v
这些事件的曝光都使台湾的国际形象大大受损+ ]/ G8 P0 G( y C
与此同时
# u( l _; G. \4 N$ Y海峡此岸因为经济改革释放出来的动力. c6 R8 u! W( Y
受到国际瞩目" g5 E3 B' k1 @- U7 Y# b( y
在这种压力之下
, T7 P) V% a! f# r, C0 d4 |4 l4 Z蒋经国也在寻求新的应变之策9 `' F( A' t' ?+ z4 x
加速政治革新的步伐
" u c1 m! k6 m- z# C8 J% n2 ]' c% v% ~- }- s, ^
, q& s5 H! X1 u, q$ e3 m不过
* x8 j% I3 @8 Y o仔细寻找历史的轨迹2 K) R7 v* e2 q3 t1 e- p, V9 z
蒋经国从默认民进党到解除“戒严”' L _9 A7 r. h8 \( B% l& z9 m
开放报禁、党禁
Q$ h; i# l+ B0 t8 Y并不完全是被动的、无奈的抉择2 C) e( G Y [# [* z
更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想法3 j- f9 D$ C# l' `9 N+ [8 C9 o
而是经过了相当时间的酝酿
( J* \! w5 k- |早在1979年“美丽岛事件”发生前8 F3 X2 l5 i( Q* C; J2 Q
他就曾有过与党外政治力量沟通的安排
4 A$ [6 V' k" n. I% f 1983年
]0 B- Y1 S7 O4 |2 q在接受西德记者采访时; e2 v9 W* K) n" h1 h3 O9 g; y4 x
他第一次肯定了党外运动的作用
0 L* X& X( _; @4 z3 E公开承认党外反对运动对社会进步有助益$ z* F8 I# u2 ?+ ]1 S: _6 O
1986年5月
8 c' p' \/ Y) ~由陶百川、胡佛等四位知识分子做中间人
5 p# i& Y5 P7 i. z: X; ~国民党方面的代表与党外代表有过两次面对面沟通9 h6 W# P6 F* t
9月初
4 ?+ f# D3 T8 f- a7 ^蒋经国对美国记者表示国民党已在研究开放党禁2 K6 ]& Y, X+ x. t( [
也就是说& y$ b) [; D6 r) S7 z" H0 r
民进党出世之前他已多次放出善意的信号9 K, X( g2 Y/ M4 }0 i' x
( I5 ?/ L4 S& t% U2 x
- M3 P4 a! u/ m2 K$ k毫无疑问
; g- ^6 r2 W% q( A" T/ D7 K0 b蒋经国之所以走到这一步" r% H V% K5 z
有国际的背景特别是美国的影响
- f" Y' }% ~+ k+ @6 y6 _( v; y有岛内民间反对运动持续不断的抗争3 _! r: E: F4 p7 s0 r( o
民意不可违
( x5 Y* |+ u# ]还有种种错综复杂的客观因素' `; \# r9 h: b$ q% E8 p- W
但有一点不能否认
* N, k5 F2 ^1 P那就是他个人主观上的诚意和努力( y# @. N& {/ q% v0 Q. o8 S7 w
他的胸怀、眼光和气度3 E1 P- H4 v( m$ K% n* C
他身上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 ?* ] Y0 r$ H4 v1 r) [ J所给予他的重新创造历史的勇气
8 |& l- y9 R( \$ V# X/ b疾病缠身的他知道自己来日无多
" P, S( F2 ^+ v7 M' i5 O他要向历史作出交代
6 q7 N0 ^4 Y# r8 P- B给岛上留下一个和平转型的空间+ I4 Z* i0 N* O) B7 I1 }% \4 S6 n3 }
这是他的睿智, k F$ F: C% j: p
也是他的务实) E5 R) [* H9 c+ [$ Z& w
他在生命最后时光的大手笔成就了一个政治家的美名. h* _ d; l, k. ~) E+ W) U
成全了那块饱经患难的土地0 d" c5 W E6 v
有的时候5 A; v3 a) B2 U: D3 X9 k$ O9 i) V
特别是关键时刻5 g5 ]5 k4 l/ S, N
一个处于关键位置的政治人物8 C5 X [! }6 n7 `- v, A
他的取向、选择往往能决定历史的走向, ^( w& V! g) d2 Q* }
蒋经国正是以他暮年的作为而名留青史8 v2 j# f8 X* E# y, I
# M, v; d1 n" U20年前
1 `, @9 @' d: V7 S% o" T他解除“戒严”
* o$ q( _4 I$ V# U% {1 e8 j& O3 Y使台湾在他身后顺利完成代价最小、不流一滴血的政权交接5 O3 l* T5 S8 u. U# b4 D0 p C
使台湾人民从此不仅享有繁荣的经济
; s" L4 `. a; N富足的生活
$ W- c2 N+ a4 R9 I( B/ k& }" K同时享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 d8 \1 w8 A9 T- h! x* T表达的自由和选举的自由
. T5 z6 N( v9 d2 y 无论台湾还有着这样、那样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 C1 N, N% ?9 k. C. j0 L( P( U无论世人对台湾今天的民主化程度有着如何不同的评价6 x) O+ H/ m+ _( J
我们都不能不承认
' X- z' k1 b- x' k: e6 o那是一个弥漫着活力的开放社会
/ E" Q& F1 W! G6 m5 c0 S一个多元的民主社会
: P7 e' O7 j! z r. C; V9 m/ y这一切固然是半个多世纪来包括雷震、殷海光在内的几代人奋斗、牺牲累积的结果( ]/ B b9 q( c5 T& u$ \+ {
但也离不开蒋经国20年前的远见和决断% \8 W7 v2 [2 F1 I7 r# r. Z& s5 \
没有他
+ P, \9 D' w' \' D0 l6 w岛上的民主进程可能完全是另一番摸样3 h* R0 k B2 @0 b. x
历史究竟是由具体的个人创造的, f' P9 \/ x8 y" R+ ~% e6 K8 ^) a$ X
& B B3 A1 A1 E+ R2 I8 r4 M6 Y/ I/ s% ?
% f% C) R9 G; L4 f6 Z$ i- X1 A# ]& o5 |* I* g
4 s, {* C- l& ?# r& b- K# W% o: e& j$ h" J' U
+ Y. p& F: M0 g1 B
| |